一直以来,时政新闻报道在党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和丰富的新闻资源,使党报时政新闻报道代表着鲜明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集中体现了党报对重大问题的政治判断和舆论引导,从而成为党报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都市报的崛起给党报带来很大的冲击,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数字化媒体更是日新月异。多元化的媒体格局,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市场的细分,挤占了党报原有的生存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时政新闻报道在党报参与市场竞争中的角色更加微妙起来。一方面时政报道是党报天然的优势资源,其他媒体很难与其竞争。另一方面时政报道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的报道模式,空洞的内容,板着面孔的文风也成为难以治愈的症结,让人望而生厌,使得党报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影响了传播效果。只有盘活时政报道资源,让时政报道接地气,从而成为领导的决策参谋,成为群众排疑解惑的贴心朋友,才能更好地发挥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1]。
一、做好“规定动作”,做足“自选动作”
地方报纸的时政新闻报道大多以领导活动、会议报道、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以及政策性新闻为主。这些内容具有重要性强,信息庞杂,工作味重,以及形式单一、缺乏现场感,“规定动作”较多,自由发挥空间少等特点。这就导致记者在采写新闻报道中容易形成某种固定模式,稿件内容上板起面孔,形成摆架子、装样子、讲空话、说套话的毛病。
时政报道要创新,必须服从服务好政府及领导的工作需要,把“规定动作”作为报道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素材,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报道内容要走出会议室,进行外围拓展。 追求“自选动作”要讲究策略方法,首先要取得领导和以稿件有决定权的工作人员的认同和授权,争权适当的创新环境,在不断的实践和“磨合”中,赢得信任,实现最佳效果[2]。
在拓展新闻报道的内容上创表,首先要将庞杂的信息梳理清楚,厘清领导决策、政策出台的背景,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有哪些是群众最关心的,决策实施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执行情况如何,群众有什么的反响。更多地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发掘出决策改变了什么,影响了什么。
从新闻报道理论提出的六要素即5个“W”和一个“H”的角度说,相较于突发性新闻,时政新闻报道应该把更多力量放在“WHAT”和“HOW”上,即“发生了什么”,以及“发生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围绕读者关心的内容对核心内容进行全面解析,在报道形式上可将时政消息、人物访谈,现场侧记,图表分析,图片报道结合起,多侧面,多层次解构新闻主体,时政报道也就“站起来”了,丰满了,呈现出立体化、多层次、有过程、有互动的报道模式。
二、用贴近性激活时政新闻的生命力
时政报道要想吸引读者,就要努力摆脱高高在上的说教模式,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新闻报道上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学会以小见大。这里的“大”和“小”都有两层含义,“小”一是指文章短小精悍,选材精当,不做长篇大论;二是指报道的切入点都是身边的点滴小事,真情实感,体现细节。“大”一是指主题重大,具有一定高度,有较强的指导性、普遍性和针对性,关注度高;二是指产生影响广泛。“以小见大”则是通过对小而新的事件的报道,来表现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大主题。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以小见大不是盲目的写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生硬地将这些小事放大,那样就会陷入另一个误区,抓取的人物事件往往流于个案,不能让人产生共鸣。因此以小见大也要讲究策略方法。记者要善于从身边小事中发现新闻,用小事例说明大道理,用小事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小事例去表现重大的主题思想。
以小见大到要学会“居高临下”、“胸怀全局”看小事,时政记者首先要准确把握时局,围绕中心工作,深刻领会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找出政府决策和广大群众利益的结合点,用全局的眼光,戴着这样的“有色眼镜”,认真观察挖掘身边的小事,查人所未查,才能真正了解政府的决策落实是否到位,通过小事找出规律和共性的问题,才能体现小中见大,细微之处见精神[3]。
以小见大要善于抓取典型事例。生活中的小事,无处不有、无时不有,什么样的事符合新闻判断,具有“见微知着”的特点呢?面对没有任何头绪,纷繁复杂的人和事,如何进行取舍,为我所用,这不仅要有一双慧眼,更要有新闻的敏感。第一家沃尔玛进入中国的时候,很多媒体只是把它当做招商引资的项目引进做了扁平式的报道,而21世纪经济报道则在其开业不久,以一个起大早到沃尔玛排队买便宜鸡蛋的老太的心理变化和生活轨迹为切入点,辅陈出一种中国人还不熟悉的集约式的消售模式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的变化,给传统日用品零售市场带来的冲击。这样的事例选取无疑是非常精到的,每一个细节和变化的剖析都让整篇文章呈现出庖丁解牛式的清晰脉络和主题表达,这样的报道无疑是非常具有亲和力,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的。
时政记者要想实现内容鲜活,形式活泼,就必须真正走入群众的生活中,切身体验“小人物”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人间冷暖,将这些生活体验与广大职工群众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就会发现源源不断的新闻素材,事例选准了,写成的新闻报道,才能使读者从小事中了解大局,懂得政策,明辨是非,这样的新闻才有生命力。
三、转变文风是时政报道创新的“捷径”
时政报道因其往往与重大主题有关,讨论的问题比较严肃,又要突出领导决策,再加上受机关公文的影响,记者在行文上往往摆脱不了摆架子,摆派头的习惯,在内容上往往体现“三多”和“三少”。三多即领导讲话多,上纲上线多,总结提练多。“三少”即鲜活人物少,生动现场少,典型事例少。这就导致文风生涩,难以摆脱居高临下,一本正经的派头,动不动就指出、强调、号召、要求。再加上首先、其次、然后三段论模式,就形成了特有的八股文风。
转变话语方式,把文件语言转化为新闻语言,变成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探索清新的文风,让群众喜闻乐见,是时政报道的用力方向,也是最直接、最直观的创新方式。要想改文风,首先要走基层,转作风,只有深入企业社区、田间地头,才能听到群众真实的声音,看到政策措施执行的真实情况,到不到位、走没走板。才能知道老百姓想听什么、听得懂什么。有了这样的基础,文字上只要用事实、用数字,用群众身边的典型,用老百姓能听懂的朴实的语言,真实地展现出来,就有了亲切感,就会受群众欢迎[4]。
在写作技巧上,生动的文字应该突出细节,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都能更生动地表达真实的情感,一笔清晰的数字账比长篇大论更能说明问题,现场的环境和氛围能够传递丰富的信息,掌握这些技巧,并在写作中娴熟地运用,用真实鲜活的素材展现劳动者的情怀,以朴实的语言,反映群众的生活,小事件大背景,小人物大感动,因深入而生动,因真切而感人,这样文字就会流淌出真实的力量,就能抓住读者的心。
四、时政报道的数字化、全媒体出路
随着数字化新媒体的普及,时政新闻也逐步改变传统党报单一式、平面化的报道样式,更多地借助数字媒体优势,对时政新闻进行多层次、多平台的推送。更重要的是,政府职能部门作风的转变,服务意识的增强,为时政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党报时政报道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借助数字媒体的灵活性特点,有意识的为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穿针引线,搭建政府和百姓交流的平台,使时政新闻报道放下架子,走进群众中去,真正地接上地气,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很多党报集团的数字媒体先后开设了“网上问政”、“民意通”、“公仆坐堂”等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报道,通过热线电话、网络在线,微博直播等方式,把政府各职能部门请出来,针对群众关心的各个领域的问题,倾听民意、服务群众、化解矛盾。这样的网络互动平台,使收集网民提交信息、督察办理效率、反馈办理结果、统计办理情况、评价结果满意度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公众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反映建议、意见并得到解决和反馈。
这一模式已经完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政新闻报道的模式,模糊了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的界线,通过网络践行群众路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减少决策失误,促进规范自身行为,努力改变作风。用新闻报道推动网络平台的建设,用网络互动丰富时政新闻的报道内容,对于推动地方政府提高执政水平,改善民计民生,提高群众满意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时政报道要出新意、出个性,不断创新,这关系着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领导决策和落实的传播效果。在创新的过程中,记者始终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在追求新、活、贴近性的过程中,把握好分寸,做到帮忙不添乱,才能使时政报道做到“出彩”不“出格”。
更多信息请查看文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