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哈尔滨260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名叫亚布力的山林,一年的积雪期长达半年,现已辟为中国最好的滑雪场。在亚布力滑雪场内,极地办设有中国南极考察训练基地,供每年训练越冬队员之用。我们是度夏队员,本不必去那里受训,但阿正想让我们有尽量完整的经历和体会,便请求极地办专为我们安排了一次训练活动。 1-01
乘飞机到达哈尔滨,走出机场,迎接我们的是迷漫的大雪。极地办派来的教练一直在担心训练场地的雪量不足,面对这场大雪顿时松了一口气。然而,大雪却也增加了行车的难度,使行驶时间大为延长。中巴载着我们颤颤巍巍,由于天气和纬度,天黑得很早,车前灯小心地照亮一小截又一小截积雪的路,然后把它们抛在越来越浓的黑暗里。
车终于停在一座灯光微弱的楼房前。我们住的这个招待所属基地所有,设施简朴,为了节省能源,不供暖气和热水。当地的气温,白天零下17度,夜晚零下24度,其冷可知。雪花仍在飞舞,周围一片漆黑。不远处,有一家宾馆灯火通明,歌厅娱乐厅齐备,高音喇叭播放着流行歌曲,据说主要是接待当地权贵的。训练和享乐,功能不同,咫尺天涯,该是在情理之中的吧。
训练——
在亚布力住了三个整天。按照教练的安排,每天早晨六时半,我们便集合,排着队在雪地上跑步。整个白天,训练项目也是排得满满的。毕竟是散漫惯了的书生,对于这种准军事化的生活方式很不适应了。不过,另一方面,走出书斋,在雪地上撒一撒野,又真感到是一种解放。
训练项目是针对在南极可能遭遇的险情设计的,内容包括冰雪中登山、滑落停止、挖雪洞、冰缝中脱险、野外宿营、路途定向。
季节尚早,只有零星的游客来滑雪,亚布力暂时成了我们的天下。天已转晴,明丽的阳光下,这几个人穿着统一的红色登山服,在雪地里忙碌地做着外人一定觉得奇怪的事情。他们用粗绳串成一串,在积雪的陡坡上蜿蜒而行。这是冰雪中登山。他们爬到坡顶上,一个接一个、一次又一次顺坡滑下,在途中突然翻身,举起冰镐扎向坡面,有的人停住了,有的人停不住一直滚到了坡底。这是滑落停止和滑落停止之失败。他们蹲在造雪机造出的厚雪堆上,用锯子和铲子向下挖出了一个四方形深坑,然后又趴在坑底继续向一侧坑壁挖进去。这是挖雪洞——如果在南极旷野突遇暴风雪,雪洞便是唯一的避难所。他们依次把自己吊在一棵大树下,靠一种小机械沿着绳索向上跃。这是冰缝中脱险——南极冰盖多冰缝,这里没有冰盖,从树梢到地面的这一段距离就做了冰缝的替代。1-02
第二天晚上,我们在一栋楼前的空地上支起两顶帐篷,钻进里面,坐在睡袋上,闲聊了一个小时。这就算是象征性的野外宿营了。有人原先雄心勃勃要住个通宵,这时都随了众,因为气温太低,也因为明知我们在南极不会野营。其实,我们所有的训练项目对于度夏队员都未必用得上。
第三天又是大雪天,预定项目是依靠GPS卫星测位仪去寻找一个确定了经纬度的地点。我们在雪中跋涉了一段路程,测试表明方向正确,但离目标尚远。不苟言笑的教练终于也沾染了游戏心情,同意我们折往一个错误的方向。错误的结果十分令人愉快,我们来到一个开阔的湖面,湖已结冰,覆盖着厚厚的雪,我们在上面打滚,画字,照相,就此结束本次集训中的最后一项训练。
滑雪——
三天之中,安排了两次滑雪。教练说,滑雪不是训练项目,而是旅游项目。对于我们来说,滑雪的确是三天之中最快乐的节目。
更多信息请查看哲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