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碰到了一件特别郁闷的事情:某日清早上班急赶公交,因前门乘客太多,笔者实在插足不了,不得已从后门挤上了公交,另一位女士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由于刷卡机位于前门,我和那位女士都没能在上车时刷上公交卡。问题也恰恰出在这。刚上车时司机师傅提醒过我们要刷卡,我们也进行了回应:因为车程有些长,前面人又太多,硬挤过去不太现实,所以等下几站人少的时候我们再到前门刷卡。虽然做出了如此保证,但是在乘车过程中一直有位阿姨“提醒”我们要去刷卡,这就令我们郁闷了。一来公交车费只有几毛钱,我们犯不着逃票,阿姨这样做会让我们觉得是在怀疑我们的人格,也会使其他人用一种异样眼光来看待我们,作为一个受过多年高等教育的人来说我们都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二来虽然阿姨是出于好心,但是我特别想质问她一句,既然你这么热心,那为什么不在前门挤的水泄不通车下乘客无法上车的时候号召大家挪动一下给我们腾个地方呢?如果你这么做了,那么乘客肯定都会从前门上车,也就可以避免后门上车不刷卡的逃票现象。与其事后折腾,不如提前预防。
一件小事折射出一种品德的缺失,一种行为反映出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之所以会出现反复提醒后门上车乘客记得刷卡的现象,原因在于以前类似逃票事件发生太多,公交公司损失巨大。就如“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那样,部分人的不诚信无形中抹黑了整个社会群体。人与人之间信任度已降至冰点,特别是在倒地老人讹诈扶人者、地铁乞丐行乞买豪宅报道漫天飞的当下,在传统道德约束无力之下,人们只能通过这种公众监督的方式迫使人们履行相应义务。无奈的现实催生了上述一幕,作为当事人虽然愤慨,但更多地却是留给我的深思。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现象很严重,诚信建设工作可谓刻不容缓。
作为对道德的有益补充,在道德约束无力之时,法制建设必须提到日程之上。通过完善相应的诚信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失信成本,使得人们不敢不诚信;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将诚信与人们的就业、升学、买房、医疗等相结合,一旦失信马上冻结诚信账户,使得人们不得不诚信。
法制具有强制力,道德教化则具有感召力。通过在社会上广泛宣传诚信模范,弘扬诚信传统美德,引导人们树立诚信意识,自觉养成诚信习惯,勇于对不诚信行为说“不”,营造“人人讲诚信,人人都诚信”的良好氛围。
法制是基础,道德是辅助,监督则是有力保障。充分利用各种监督方式,如媒体监督、群众监督,利用悠悠众口,堵住失信之源,使得如“老赖”式的失信行为曝光于公众视野,达到遏制之目的。
诚信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性工程。为有效建设诚信社会,各部分力量必须联合互动,以期收到良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