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14年05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湖北武汉发布我国首个“农民幸福指数”,经过数据的测算,作为我国人口最大基数的农民,幸福指数为0.5578(1为满值),属于中等水平。值得关注的是,研究还显示,务工农民幸福指数低于务农农民。
对于务工农民幸福指数低于务农农民的原因,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邓大才教授分析,民工潮之初,进城务工的农民告别了土地,开始在城市的全新生活,经济收入改善明显。但是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在外闯荡,眼界开阔,需求自然增加,在城市的相对落差变得明显,收入较低、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和社会保障不完善一一凸显其“过客”身份;而此时,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产的机械化和科学化程度不断提升,大量的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务农农民的幸福感自然不断增强,“一增一减之间,折射中国社会特殊的时代变迁”。
【农民现状】
农民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发展速度不快,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致使农民收入差距较大,脱贫致富的道路依然艰辛,幸福感有待提升。留守农村的农民年龄偏大,结构不平衡,受教育的程度低,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品种、新方法的能力不强,导致农业增产增收难度较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处于不成熟阶段,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受限;部分农民居住环境较差,卫生条件堪忧,民主权利保障不力,惠农政策落实不够。在外务工的农民就业稳定性差,劳动权益保障不充分,缺少正常的维权渠道。
【参考答案】
一、务工农民工幸福指数低于务农农民,此研究看似客观,实则不然,务工农民工较之务农农民,在幸福概念理解、幸福认可的参照群体比较方面恐怕会存在很大差异。虽如此,农民工幸福指数仍然需要提升,笔者以为,提升农民工幸福指数需全社会给力。
首先,城市要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速度。为此,一是要实现城乡养老、医疗等制度衔接,让进城务工的农民能够老有所依,病有所保;二是要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让农民工子女能够和城市孩子一样,平等地享受城市教育资源;三是要尽量提供方便农民工夫妻共同生活的条件,让分居两地的农民工夫妻能够有机会团聚,避免出现农村有大量留守妇女、在外务工农民结成临时夫妻的不良社会现象;四是要为农民工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城市市民要以包容的心态接纳农民工,接纳农民工参加其所在社会区的文化生活;五是城市要免费给农民工提供一些职业技术和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以增加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技能和素养。
其次,政府要为农民工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为消除农民工的不幸福感,政府需要为农民工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为此,一是在农民工外出就业时,当地政府要加强其外出就业的引导,引导农民工向就业需求量大的区域流动,以免盲目;二是各级政府要为农民工外出就业提供好各种保障,尤其是在法律咨询、户籍迁移、养老、医疗帐户衔接、农民工子女学籍的转入转出等方面做好服务;三是当地政府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工就近就业;在招商引资时,只要条件允许,也要让企业尽量吸纳更多当地农民工就业等。
最后,企业也要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为此,一是企业要保证农民工法定的休假时间,以便让农民工有充足的时间常回家看看;二是企业要为农民工夫妻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必要的时候可以在食宿、工资等方便提供一定的便利或补助;三是企业要为丰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以便让农民工在工作之余有机会参加一些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等。
总之,提升农民工幸福指数,不能从某个方面由某个部门进行单打独斗,唯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统筹兼顾,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完美效果。
二、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它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是社会运行状况和人民群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容忽视的是,农民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发展速度不快,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农民收入差距依然明显,脱贫致富的道路依然艰辛,幸福感的稳定性有待增强。留守农村的农民年龄偏大,结构不平衡,受教育的程度低,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品种、新方法的能力不强,导致农业增产增收难度较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处于不成熟阶段,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受限;部分农民居住环境较差,卫生条件堪忧,民主权利保障不力,惠农政策落实不够。在外务工的农民就业稳定性差,劳动权益保障不充分,缺少正常的维权渠道。这些问题处理得好,农民就会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处理得不好,就会拖累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们政府部门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让农民的幸福指数进一步得到提高。
首先,尊重农民是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农民是我国社会结构的基础阶层,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现代化建设的助推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民,高度尊重农民。要尊重农民的智慧,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总结提炼农民的鲜活创造。即使给农民做好事、办实事,也要尊重农民的意愿,顺从农民的呼声。逐步改变目前农民还是一种身份的现象,让农民真正成为体面的职业。
其次,提高收入是关键。收入水平是衡量幸福感的一个基本指标。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是农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我们需要想方设法增强农民增收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让农民享受政府补贴再多一点,集体分配收益再多一点,土地增值收益再多一点。
最后,落到实处是根本。把农民满意作为农村社会事业创新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满足农民最希望政府提供和扶持的资金支持、科技服务、农产品销售信息、技能培训等要求;了解农民最关注的饮水安全、家庭收入、村级债务、居住环境等自身利益问题;解决农民最担忧的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土壤质量日趋下降、市场需求难以把握、年老生活无保障等问题。把农村工作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有限的财力尽可能多地投入民生领域,让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幸福、更有体面尊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政府部门把影响农民幸福指数的各种因素考虑得再仔细一点,把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各种工作做得再扎实一点,我们就能解决好农民的最大利益关切之所在,就能赢得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就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