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云南省昭通市委书记刘建华在昆明透露,他曾在2013年戴着草帽和墨镜,以记者身份暗访当地乱占乱建现象。最终处理30多名违法干部。
应当说,官员多些暗访意识,多了解些真实民情,积极纠正一些违法乱象,值得肯定,更多地方主政官员都应有这样的责任意识。不过,也要看到的是,这种官员“微服私访”,靠个人之力去解决具体问题,固然有效,但作用毕竟有限。
作为地方一把手,要管的事很多。今天乱占乱建问题严重,书记戴着草帽和墨镜,深入一线;明天官员大操大办婚礼丧礼,如果也去“微服私访”;后天有官员公车私用、行贿受贿,如果亲自调查取证……这样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一个人就算有三头六臂,怕也查不过来。
整治乱占乱建,当由各级行政首长分工负责,并由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在“当地多名干部前往调查,结果都无功而返”的情况下,作为昭通当地一把手,更需要做的是通过制度约束,强化监督,比如通过纪检监察等监督机关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如何在更高的层面上,研究和破解因行政权力配置存在缝隙,由此带来的部门间职权碎片化的问题。
地方主政官员就某一个突出问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这种精神值得肯定。但比这更重要的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规范官员的行政行为,谁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就铁腕依法依纪追究谁的责任。抓住这个“牛鼻子”,才是抓根本,建立起长效的问题解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