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近日,网上一条微博称7岁的孙子给爷爷颁发“傻逼证”,引发热议。通过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市区多所小学周边的文具店发现,这样的“证”卖得非常火热。“证”的内容也五花八门:“处男证”、“同居证”、“泡妞证”、“少年痴呆证”……据售卖卡片的店主称,这样的“证”非常流行,都是附近的小学生购买,一般是越出位的内容就越受欢迎。某小学生身上带有四五个证件,包括‘首富证’、‘死不要脸证’,都是同学给的。该学生还说,现在很流行,班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的证件。
对于这些“证”有网友认为只是小孩玩玩而已,不必惊慌。但也有网友认为,这种低俗的“证件”会影响孩子心理发育。深圳大学教育学教授李东林表示,学生玩一下游戏卡片是很正常的,但是对于卡片的内容、语言文字等要有所限制和规范。“小孩之间互相发一些证件,就好像给人起外号一样,就是给一个人贴一个标签,会有一种‘自我成长预言’的作用。”
模拟题1
某市小学生之间流行互送各种“证”,如“帅哥证”“流氓证”等,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有人曾经统计,我国国民从出生到死亡,一生必须要办的各种证就有一百多个,所以有人戏称“我国是个证件社会”,人人都活在证件的世界里。人们总觉得做事情有证才算正规,有学历或技能要有证才算正式。而现在某些地方的小学生,也开始有“证”的生活,而这些“证”样子五花八门,言语出位如“帅哥证”、“流氓证”、等。小学生之间还互赠“证”件,以致有些小学生人手数“证”。乐此不疲。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是小孩子玩玩而已,而有人认为会影响孩子心理发育。有专家表示,这种证件会给孩子造成贴标签“自我成长预言”的作用。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学生基于对证件现象的模仿,认为有证很有正式感和认同感,证件上的名称越出位,小学生越喜欢。另一方面小学周围的商家为了经济利益不顾所售商品是否对小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一味迎合小学生不良需求,以致各种所谓“证件”泛滥。再一方面教育部门及学校没有很好的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未能根据学生心理和性格等特征为其设计良好的娱乐方式,以致于小学生在猎新猎奇心理驱动下,出现各种不合理的娱乐方式进而可能对其价值观形成造成不良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做一下一些工作:校方对学生加强教育,可以要求学生不要购买、互赠、携带此类物品;在禁止购买此类证件的同时,可以自制一些内容健康的证件,如:诚信证,勤奋证等,用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对放学后的孩子多关心照顾,引导孩子多用时间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游戏上。教育部门要结合工商部门对学校附近的商家加强监督,即使发现并制止商家销售可能对小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商品。
多方共同努力,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引导孩子树立正确地价值观和心理取向,不仅身体方面,还要在心理方面确保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