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批改打造诚信政府建设诚信中国
来源: 阅读:804 次 日期:2016-05-12 16:38:54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申论批改打造诚信政府建设诚信中国”,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无信而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更是立国之基。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诚信教育,一个国家的和谐繁荣更离不开诚信建设。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同样也需建设“诚信中国”,而建设“诚信中国”的关键就在于打造诚信政府。

从目前来看,我国政府公信力的主流还是积极向上来的,特别是近年来致力于服务型政府建设,能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个别地区,特别是基层,有些公务人员忘记了自身的使命,有个别政府部门唯政绩观是从,以至欺上瞒下、投机取巧,大大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究其原因,一是公职人员错误的价值观,导致诚信观的缺失。二是政策信息的不透明,群众无法有效监督,上下级之间不便与不敢监督,机制不足监督存在盲点。三是惩处力度不够,失信惩处犹如隔靴搔痒,无法引起根本性警觉。诚信建设,是政府自我监督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国家要长足发展,建设诚信政府是当务之急,更是长久之计。

打造诚信政府,需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众所周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杀而亡国;商鞅“立木取信”最终秦一统六国。故此,重视公务员诚信教育尤为重要。《论语·学而》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吾日三省吾身”。每一位公务员都肩负着国家和人民和神圣使命,不仅要在工作中讲诚信,合理合法行政,更要在日常生活中讲诚信,做实事,将政府的诚信之风传递给群众。各政府单位要开展经常性的诚信讲座与职业培训,倡导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此才能不断强化政府的公信力。

打造诚信政府,需加大惩罚和监督力度。要建立起一个自上而下、权责明晰的综合监管体系,浙江在2012年建立了覆盖全省的责任网,用于监管食品安全,责任网建成后覆盖面达100%,效果显著。可通过开通24小时举报电话、建立举报网站、专设举报奖励基金,进一步强化监督力度。同时,要提高对失信者的惩罚和制裁力度,如延长警告期限,与工作业绩、单位业绩、考核业绩直接挂勾,并引入经济制裁,防止隔靴搔痒。

打造诚信政府,需加强政务公开,确保信息透明化。北宋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因中央无法掌握地方信息,失信于民而被迫终止,这源于信息的不透明、不通畅。保障政务公开,首先要保障基层政务的公开,运用微信、微博、网站等信息化手段,将政府的第一手信息在第一时间全面有效的传递出去。公开内容做到通俗易懂、贴近群众,具有可阅读性和参考性。同时要保障政府内部的政令畅通,防止政策的扭曲、随意变更与不到位。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相关制度,既要明确信息披露的时间、负责人和具体内容等细化事项,又要加强信息披露的深度与广度,强化公开透明化。

诚信政府建设事关政府形象的打造,是筑牢政府公信力的最后一道防线,更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只要我们心系群众,真正把建设诚信政府的各项内容落到实处,就一定能筑牢诚信屏障,建设诚信中国。

【申论批改】

值得肯定的是:体现了应题目要求围绕材料所讨论的主题展开行文。体现了结合时政理念导入主题,辩证地分析当前政府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分析原因,着重思考对策。思路清晰,所言有理。总体上做到了表述规范,能够有效利用材料、糅合自身认识展开写作。

还应注意之处主要体现在:

第一,能够结合时政理念展开行文,这个认识是好的,但是还应注意所结合的理念应与文章相协调。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同样也需建设“诚信中国”——在这里,显得有些生硬。但是,如果阐明了建设美丽中国中包含了人美这层含义,并从道德层面进行了一定的关联,就把二者关联起来了。相比之下,建议结合这样的来自十八大报告的内容,更契合主题: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第二,原因分析部分,不建议采用一是……二是这样的表述形式。因为不能突出轻重主次关系,不利于表明不同原因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存在简单罗列之嫌。建议以思想认识方面……政策信息方面……这样的进行表述。

第三,提对策时,如何加强对公务员的诚信教育,需要首先提高重视,并将培训教育工作常态化。

此外,还应考虑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政府诚信机制,将具体的对策内容,从构建机制的层面进行探讨。这就要求进一步结合政府工作情况,细化对策内容,体现模拟行政思维的缜密性和所提对策的具体、可操作性。

总之,总体不错,还应注意薄弱环节,以锦上添花,加油!

更多信息请查看申论考试资料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