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探索土地经营方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来源: 阅读:947 次 日期:2016-05-20 17:30:34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申论范文探索土地经营方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只有18亿亩耕地却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粮食安全问题是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8亿农民生存发展的根基。在过去的九年,粮食持续增产,今年将会出现“十连增”的丰收奇迹,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土地流失严重,农业生产力低,农业科研力量薄弱,土地经营权单一,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出现了农民在土地上耕作,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营的尴尬局面。未来农业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探索土地经营模式,加大科研投入,保护耕地,维护农民生存权益,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破解这些难题的有力举措。

探索土地经营流转模式,促进增收。家庭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单一的承包制不利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通过引导土地承包权有序流转,探索成立农业合作化组织,政府或企业租赁的模式,农民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经收营,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增产增收。

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科技兴农。农业发展靠科技,计划经济时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就极大推进了农业发展。如今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科研投入不足也直接导致农业技术人员不足和创新力不强。一是要形成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明确政府和各科研机构的职责分工,提高成果转化率和资金使用率,确保项目的连续性;二是恢复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增加经费投入,大力培训农业技术人员;三是改善农村水利灌溉、农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

维护18亿耕地红线,良田保护。曾经的农业反哺工业理念牺牲了农业发展,换来工业化的飞速发展。这些年中央出台政策保护耕地,但一些县乡一级政府不惜触碰法律界限,片面追求工业利润,牺牲土地换取经济发展,威胁粮食生产。只有出台良田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监督,建立责任追究制,限制工业用地审批,保护基本耕地。

维护农民基本权益,补偿到位。各地出现的名目繁多的土地项目建设,青苗被铲,宅基地被占时有发生,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关键是加强各级政府监督,严格项目审批,广泛听取民意,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基本权益为准则,制定合理补偿制度。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转变观念。一直以来农民的社会地位、身份受到不公平对待,农业收入低致使农民的生存状态堪忧,部分农民脱离土地,转至二、三产业谋生,农村壮劳力缺失。因为明确农民的职业属性,将农民从社会成员阶层转为经济产业职业,要重视提高农民素质,需要社会舆论宣传和积极的政策引导。

探索土地经营模式是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粮食增产的保障力量,维护农民权益、培育新型农民是农民回归土地的精神动力,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专家点评】

本篇文章重点突出,措施论证的角度全面。其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有:

第一,标题存在问题。一方面,前后标题的逻辑关系不合理。申论标题中,一般前标题是切入点或措施,后标题是落脚点或目的、意义。而如“探索土地经营方式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没有直接逻辑联系的前后标题,不符合申论拟题的要求。建议考生结合本篇文章的措施论证的落脚点,改后标题为: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或拟定一个副标题,补充说明主标题的目的或落脚点;另一方面,与题干要求的行文主题不完全吻合。“什么时候,在土地上耕作,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营生?”,这句话说明了当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因此,结合此句话和给定资料,写文章时,其主题(标题)中应体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一内容,更能吻合题干对行文主题的要求。

第二,部分论证层次缺乏有效整合。如“探索土地经营流转模式,促进增收……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增产增收”和“维护农民基本权益,补偿到位……需要社会舆论宣传和积极的政策引导”,两者在内容上都属于农业经营体系体系的范畴,应整合在一起论述,更能增强内容论述的连贯性、完整性;

第三,分论点在语言表述上存问题。如“维护18亿耕地红线,良田保护”、“维护农民基本权益,补偿到位”和“维护农民基本权益,补偿到位”,不符合语言表述的习惯和规范性要求。建议进行调整,确保其在表述上和语义上的流畅性和规范性;

第四,部分论证层次的实质性措施过少。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转变观念……和积极的政策引导”中,只有社会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这两个宽泛性的措施,具体措施过少。结合此篇文章的内容可知,农民的转型和农业经营模式密切相关,因此,建议考生将新型农民的转型整合到农业经营体系这一论证层次论述,以进一步充实该论证层次论述内容。

此外,请考生在措施论证过程中,注意合理设立分论点,避免部分措施论述层次的内容过于分散或内容过于空洞等问题。

更多信息请查看申论考试资料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