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绍兴文理学院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有哪些改革措施?
答:我校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一)充分利用利用综合性大学办学优势,通过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交叉融合,扩大了学生的发展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和人文素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交流、合作的机会。
(二)学校专业学科门类齐全,并与地方支柱产业和人文传统的发展、需求密切相关,其中,全校应用型专业数达到全校专业总数的85%以上,设置了纺织工程、书法学、酿酒工程等一批与地方特色密切相关的专业,办学特色初步呈现,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
(三)实施科学先进的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学校推行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各种模块灵活组合,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复合型,如:开设教师教育、康复护理、创业运营、电子线路设计、文学与文化研究、书法技法、小语种等;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度 ,如:开设医疗设备智能化、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应用等辅修专业,开设场馆管理与赛事组织、KingSword创客空间、创意纺织品设计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代理等拓展模块等
(四)实施以人为本的学年学分制管理模式,实行了“弹性学制”、“转专业制”、“选课制”、“专业辅修制”等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成才空间。
(五)所有实验室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开放。每年定期举办学科竞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设立“专项科研基金”资助学生科研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