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示例]
以河长制提升河湖保护水平
让“河长制”迎来河湖治理美好春天
[开头示例]
示例一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表达出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诚然,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而河长制正是源于基层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回应,旨在通过各级党政领导担任河长,依法依规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促进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示例二
“河长制”三字在媒体上的曝光率颇高。中央两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实践中诞生的这一河湖管理制度,直指当前河湖治理软肋,抓住了河湖治理的“牛鼻子”。
[结尾示例]
示例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相信只要转变观念、明确职责、强化措施、因地制宜、强化监督、严格考核、落实追责,随着“河长制”的全面实施,定能迎来河湖治理美好春天。
示例二
任何制度要想取得预期、预设的效果,最主要的还得靠执行。“河长制”作为近年来创新的一项环保好制度,有其先进、独到之处。不过,再美好的制度,如果仅落实于口头上、文件里,又有何用?所以,不是说只要设立河长了,河道从此就河清水洁、岸绿鱼游了,关键还要看河长们是不是真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