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破解失信难题从打破信息孤岛开始
来源: 阅读:896 次 日期:2017-03-24 16:44:39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申论范文:破解失信难题从打破信息孤岛开始”,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诚信缺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失信成本甚低,收益甚高;诚信成本甚高,收益甚低。“剪刀差”的存在,污染着社会风气,也徒增着社会运行成本。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全力破解失信问题势在必行。着眼于信息社会的特征,破题不妨就从信息数据的互通互联入手,打破“信息孤岛”,打破政府部门间的利益壁垒。

《论语》中有这样一则典故:“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追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该如何选择?孔子答,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再去掉一项呢?孔子答,去掉粮食。其言下之意就是,“兵”“食”皆可抛,唯独“信”不能。

古代先贤就已如此深刻地看到了“信”的社会意义,千年之后,我们的诚信状况又是如何?近日发布的《中国诚信建设状况报告》指出,商业欺诈、合同违法、制假售假、偷逃骗税、学术不端等等诚信缺失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有序健康稳定发展的顽症。我国企业每年因不诚信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人民币。

不乐观的诚信现状令人尴尬,也引人深思。诚信缺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失信成本甚低,收益甚高;诚信成本甚高,收益甚低。“剪刀差”的存在,让一些企业、个人甘愿翻越制度的围墙,为一己之私铤而走险。这在污染社会风气的同时,也徒增着社会运行成本。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诚信不单单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可量化的有形资本,会给市场主体带来溢价,创造价值和财富。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全力破解失信问题势在必行。

需要看到,我们当前的失信问题有着社会转型期的深刻烙印,存在着诸多现实困扰。比如,社会形态从“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宗法血缘等传统的维系力量逐渐式微,人们的契约精神、法治意识却还未发育成熟;比如,市场经济大浪袭来,前所未有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却也激发了一些人盲目逐利的欲望,诚实守信等传统价值受到冲击;比如,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我们的监管还存在明显的缺位和滞后,也为投机者留下不少可乘之机。可以说,破解失信问题本身,也是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过之坎,涉及到优化资源配置、相应制度完善等方方面面。

如何摆正成本与收益的天平,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可谓当务之急。着眼于信息社会的特征,破题不妨就从信息数据的互通互联入手。在美国,每个人都有一个“SSN”,即“社会安全号”。只要将其输入全国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任何人的信用状况均可查到。一则失信记录,足以让当事人的日常生活四处碰壁。有美国商人感慨:“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工作,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相较之下,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深藏闺中”导致了极大浪费。由此形成的一个个“信息孤岛”,间接中为失信行为免于惩罚大开方便之门。在浪潮汹涌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因循守旧、故步自封。

从技术层面讲,实现信息数据的互通有无并非难事。“信息孤岛”的存在,更多是部门利益考量之下的人为产物。不少政府部门讲起“大数据”来一套一套的,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仍视其为“私产”,坚执于以往的管制思路。不仅对老百姓搞信息封锁,不愿意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就是在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中,也多有保留,各自为政。更有甚者,为了保留“自留地”,不惜另起炉灶,建各式各样的数据中心、信息中心,重复建设、标准不一。凡此种种,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制约了政府的协同管理,还极大地阻碍了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由此看来,打破“信息孤岛”,首先要打破的就是政府部门间的利益壁垒。

风物长宜放眼量。诚信社会里,人人都是受益者;一个不诚信的社会,谁也无法独善其身,这样的道理并不难懂。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政府部门更应敢为人先、争当表率。拥抱“大数据”时代,或许会有短暂不适,甚至“割肉”的痛苦,但我们已再也回不到那种封闭的时代。从更长远的利益看,打破信息孤岛,将优化整个社会的运行,何乐而不为?

更多信息请查看申论考试资料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