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2017年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的到来引起广泛关注。国家层面设立“中国品牌日”,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低成本取胜已难以为继,以质取胜是必由之路。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品牌经济是以品牌为核心整合经济要素、带动经济发展的高级经济形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同志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深刻揭示了我国发展新阶段打造品牌经济的重要性,指明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
【标准表述】
全球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自有品牌在100强品牌当中却只有一个,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国际知名品牌少、品牌影响力弱、品牌话语权小、品牌总体形象欠佳。实现品牌强国,练就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时代的呼声。
我国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传统比较优势趋于弱化,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新常态是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的阶段,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
在新常态下,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增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要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因而品牌消费潜力巨大。应主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引导企业从产品经营转向品牌经营、从价格竞争转向提供价值服务,提振消费信心,满足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知名国际品牌对于提升国家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当务之急是坚定不移走品牌经济发展之路,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追求精品,讲究诚信,不断提升中国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发挥品牌经济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引领作用、对创新成果转化的驱动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
【具体措施】
第一,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经济增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打造品牌经济,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使追求质量效益、创造知名品牌成为各个企业、各行各业的价值追求。
第二,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把品牌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品牌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融合互动,在经济布局、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激励。
第三,系统部署、狠抓落实,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方向、持之以恒,努力建设品牌强国。同时,应特别重视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