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040高等教育学大纲(复试)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网 阅读:835 次 日期:2013-02-25 09:12:19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贵州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040高等教育学大纲(复试)”,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科目:040高等教育学)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高等教育理念。

2、理解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弄清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高等教育的教学、德育等教育活动的任务、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高等教育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三、考查内容

一、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一)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近代大学的产生以及各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战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与改革。

(二)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中国近代高等学校的产生及其历史地位;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革命战争时期的高等教育;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

 (一)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发展人的功能。

(二)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及其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1.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

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社会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2.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

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教育为社会制度建设服务;教育为社会制度建设服务。

(三)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及其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教育内部关系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育基本规律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关系

教育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的关系;教育基本规律中各种因素的关系;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五)高等学校的主要社会职能

1.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

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

2.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的地位

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社会职能;各种形式的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现代高等学校新的社会职能。

三、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与运行机制

(一)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

学制、体制与结构;高等教育的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分布结构、管理体制结构。

(二)国外当代高等教育宏观结构

1.国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高等教育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这三个层次;美、日、法、德等国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2.国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

美、日、法、俄、印等国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各国高教科类结构的总趋势。

3.国外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

国外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国外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国外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

4.国外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结构的概念、类型。

(三)中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现状及调整

中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中国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中国高等教育分布结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结构。

(四)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领导体制;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教育教学体制;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四、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与基本理论

(一)国外主要高等教育观念与思想流派

1.永恒主义者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思想

提出培养“完人”的教育观;提倡通才教育;主张学习“永恒学科”,编制“名著课程”;主张大学独立,多方面地实施职能;倡导终身教育观。

2.要素主义者科南特的高等教育思想

重视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推行自由选修制,追求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3.存在主义者雅斯贝尔斯的高等教育思想

提出完人的教育目的观;提出科研、教学和文化相互关联的大学职能观;倡导大学自治,坚持学术自由;主张“完整知识”的教育。

4.逻辑实证主义者罗素的高等教育思想

主张只有才能和智力素质较好的人才能入大学;主张大学教育应兼顾学术与功利;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

5.新托马斯主义者马利坦的高等教育思想

主张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促进人的理智成就的发展;强调自由教育与专门教育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包罗万象的课程体系;要求大学应以教学为主。

(二)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基本理论问题

社会导向与学术导向的矛盾;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矛盾;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矛盾;现代化与传统的矛盾;依附性与独立性的矛盾。

五、高等学校的专业与课程(上)

(一)高等学校专业与课程的涵义

课程的基本概念;高等学校课程的特殊性。

(二)高等学校专业和课程的变化与改革

高校专业和课程变化与改革的原因;当代各国高等学校专业与课程改革的一般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三)课程编制的基本结构

课程编制的一般概念、课程编制的总体结构和步骤。

六、高等学校的专业与课程(下)

(一)目标的确立与表述

1.培养目标内涵

2.目标的表述

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专业培养目标向课程目标或教学计划目标的转化;目标分类与目标表述。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1.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适时原则;完整原则;经济原则;实践原则;量力原则;满足原则。

2.课程内容的组织及教学计划的基本结构

纵向结构;横向结构。

(三)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课程的实施;课程评价。

七、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一)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1.教学过程的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统一;个体认识社会化与社会认识个体化的统一。

(二)高等学校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

教学原则的意义;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历史上教学原则体系构成。

2.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体系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材施教和统一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八、高等学校教学方法

(一)关于教学方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方法的归属、教学方法的性质、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

(二)制约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

1.外部因素、

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体制;文化传统。

2.内部因素

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选择的关系;教学内容与选择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学事项与选择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师素质、个性与选择教学方法的关系;学生个别差异与选择教学方法的关系。

(三)高等学校常用的几种传统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方法的作用;讲授内容的处理;讲授方法的运用;备课。

2.讨论法(或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的作用;讨论的选题与准备;讨论的组织与引导。

3.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的作用与类型;实验课的安排与设计;实验课的组织与指导;实验成绩的评定。

4.实习

实习方法的特点和作用;实施正确的实习指导;充分发挥实习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建设合适与稳定的实习基地。

5.调查法

调查方法的作用与类型;调查的准备;调查的实施与指导;调查的总结。

(四)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介绍

发现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五)当代世界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

在教学方法的功能上由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推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在教学方法的结构上由讲授为主到指导学生独立地学习与研究为主;

九、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

(一)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的作用与原则

1.考核的作用

2.考核的原则

强制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时限性原则;揭晓性原则。

(二)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的方式

1.考查

平时考查;期末考查

2.考试

考试的分类;命题;考试的实施;

3.答辩

论文答辩申请;举行论文答辩。

(三)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和处理

评分与评语、评分标准、分数的收集和分析、分数评定后的处理

十、高等学校的德育

(一)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与内容

1.德育的基本任务

确定德育任务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德育的基本任务。

2.德育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国内外形势、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人生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

(二)高等学校德育的过程

1.德育过程的规律

把握德育过程的规律要研究三个要素的内在联系;把握德育过程的规律要研究三要素矛盾运动的特殊形式;

2.德育过程的特点

多端性;实践性;社会性;反复性;互动性。

(三)高等学校德育的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情理相融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整体性和一致性的原则。

(三)高等学校德育的途径

开设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党团组织和班集体活动;建设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咨询。

十一、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

(一)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涵义、特征与功能

1.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提出及其涵义

高等学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的涵义;

2.校园文化的特征

认同与超越的同一;交融与批判的同一;吸收与辐射的同一;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同一;对外的独特性与对内的一致性的同一。

3.校园文化的功能

教育导向功能;开发创造功能;娱乐调节功能;激励凝聚功能。

(二)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与高校管理。

(三)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形成途径

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效应,促进良好的校风形成;发扬民主、改善人际关系;开展大学生社团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加强领导,建立合理的组织体系;重视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

十二、高等教育改革过程理论

(一)高等教育改革过程的战略

1.该革的进度或速度问题

改革的类型;改革的主客观条件;改革方案的涉及范围及其他改革的配套情况。

2.改革的形式

自上而下的改革与自下而上的改革;全国性改革与以学校为单位的改革。

3.各类型改革的关系

(二)高等教育改革过程的策略

改革方案的制订;改革的一般模式;具体的改革过程和步骤。

十三、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与研究方略

(一)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与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高等教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二)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略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略。

主要参考书:

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网站声明| 网站帮助|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简要咨询须知| 加入群交流| 手机站点|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 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