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研究生招生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简介
来源:陕西理工学院网 阅读:548 次 日期:2013-09-11 16:51:01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研究生招生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简介”,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0710)

一、生物学一级学科简介

生物学是陕西理工学院长期发展的重点学科之一,生物学一级学科授权点目前在以下五个二级学科方向招生硕士研究生: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本一级学科以号称“中国最大生物基因库”和“物种分布中心”的秦巴山区的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依靠实力强劲的研究团队、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已建成陕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13115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区域科技服务平台7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名牌)专业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示范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双语示范)课程1门。

二、培养目标

研究生通过学习,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研究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本学科外文文献及进行一般会话;毕业后能独立地在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及相关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指导、资源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

三、二级学科硕士点简介

(一)植物学(071001) 以秦巴山区及周边地区的资源植物、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开展植物资源综合研究。培养具有植物资源应用基础研究、药用植物与天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等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与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一:植物资源学 以秦巴山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以生物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开展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药用植物和特种经济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应用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二:植物生物技术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手段,开展地道药材、秦巴山区特有植物资源和保护植物试管微体繁殖、中药指纹图谱和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

研究方向三:植物天然产物研究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工程方法,开展资源植物品质分析,次生代谢产物提取、分离、纯化与活性成分开发利用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四:植物分子生态学 以秦巴山区特殊地理环境所孕育的独特生态环境和丰富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积极开展秦巴山区珍稀特有植物的保护生物学、传粉生物学研究,开展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及其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生物技术研究。形成以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为主的研究特色。

(二)动物学(071002) 以秦巴山区及周边地区的动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动物生物多样性、动物资源研究与管理及动物生理生态学等方面开展研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独立从事动物科学研究、教学与相关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一: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 应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动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手段,研究动物分类、分布及系统发育关系,动物区系特征及形成, 及其与动物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保育策略。

研究方向二:动物资源研究与管理 以秦巴山区的动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动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动物种群的分布规律、动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动物资源状况;研究动物资源的科学管理,评价自然资源及其环境质量。

研究方向三:动物生理生态学 运用生态学、组织解剖学、生理学、现代生物技术等理论与方法,研究动物类群生态学特点与生理学特征、环境因子对动物生理机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理、毒理作用。

研究方向四:动物分子生态学 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秦巴山区珍稀特有动物生态生理学、栖息地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以秦巴山区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为主的研究特色。同时,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开展陕南中药材害虫调查与研究、经济动物生态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三)微生物学(071005)立足秦巴山区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珍稀及食药用价值较高的微生物资源进行保育及利用研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的微生物学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一:微生物资源保育与开发研究 结合秦巴山区微生物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展植物内生菌多样性、珍稀食药用菌保育及利用研究。

研究方向二:微生物代谢活性物质研究 以秦巴山区丰富的植物内生菌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工程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开展植物内生菌代谢活性物质研究。

(四)细胞生物学(071009)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动、植物细胞工程、逆境生理和天然维生素D类似物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培养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与相关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细胞生物学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一:维生素D类药物的研发 维生素D类药物的药剂学、药理学研究,维生素D类药物分析及临床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秦巴地区天然维生素D类似物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二:植物细胞逆境适应 通过各种生理、生化及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植物或农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盐碱等逆境生理研究。

研究方向三:细胞工程 通过试管无性繁殖、细胞悬浮培养、基因转移、细胞融合

等方法,对动植物细胞进行改良品质、活性产物分离提取、功能性基因筛选等研究。

(五)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立足秦巴山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利用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对食药用价值较高的生物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独立从事生物种质资源、医药中间体及功能食品开发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与管理方面的高级应用人才。

研究方向一:生物重要性状相关基因与功能 遗传资源评价与保护,功能基因的鉴定分析与开发利用研究。

研究方向二:应用生物化学 医药中间体、活性蛋白制品开发,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调控和转化。

研究方向三:食品生物化学 食品化学成分、性质和功能研究,食品加工与贮藏中的化学变化及安全评价,功能食品开发。

四、办学条件

现有教学科研人员70人,其中硕士生导师32人;高级职称22人;博士21人,硕士35人。每年从国内外聘请访问学者2名,同时特聘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专家、教授为本院特聘教授。教学队伍中有省级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十佳教学能手等多人。目前已建成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2个。

建成陕西省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陕西省区域资源生物类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示范区。拥有教学、科研用房面积12000m2;教学、科研仪器2013余台(件),总价值1930万元,图书14万余册,中外文期刊80余种,有CNKI、Springer、超星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实验条件。

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先后建成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陕西汉中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食药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油脂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黑色有机食品工程中心、陕西省汉中地道中药材资源开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陕西省天麻山茱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薯蓣皂素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研究平台。同时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陕西理工学院汉中美菱公司食品研究所、陕西理工学院汉中阳春保健食品研究所等。

五、办学效益

(一)人才培养

学科拥有陕西省普通高校名牌、特色专业——生物科学;陕西省精品课程和双语示范课程——动物学及校级系列品牌课程。2005年建成陕西省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示范教学中心,2009年建成陕西省区域资源生物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示范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植物学、校级教学团队——微生物学和动物学教学团队。近五年获各级教学科研立项21项,获教学成果奖励8项。近3年来,研究生发表论文20余篇,多人次被评为陕西理工学院优秀研究生,多人次获校级以上研究生专业竞赛奖励。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主办国内学术会议,参加国内、学术外交流50多人次,多次邀请美国、日本及国内同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二)科学研究与对外服务

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29项,科研经费3091万元,鉴定成果31项,申请专利25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1部。获省部级和厅局级科技进步奖17项,技术研究成果转让及技术推广11项, 如“秦巴山区猪苓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中国食蚜蝇科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仿生态西洋参保鲜技术”、“香型优质稻米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及产业化开发研究”、 “绿原酸的提纯技术与产业化应用研究”、“秦岭部分珍稀药用植物内生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等。建成4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秦巴山区食品资源开发研究科技创新团队、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科技创新团队、秦巴山区微生物资源保育与开发利用科技创新团队和秦巴山区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科技创新团队。长期为本地区及周边地区企事业单位提供分析检测、加工、产品中试及科技咨询等服务。

咨询电话:研究生秘书曲老师 0916-2642943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网站声明| 网站帮助|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简要咨询须知| 加入群交流| 手机站点|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 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