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所代码 | 学院 | 专业代码及名称 | 类别 | 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书目名称、出版社、作者) |
10 | 物理学院 | 070201理论物理 | 初试 | 601或625 | 理学数学或普通物理 | 《高等数学》(第四版)(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 |
10 | 物理学院 | 《光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电磁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陈熙谋;《原子物理学》(不含核物理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褚圣麟 | ||||
10 | 物理学院 | 836或837 | 量子力学或电动力学 | 《量子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周世勋 | ||
10 | 物理学院 | 《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郭硕鸿 | ||||
10 | 物理学院 | 复试 | 电动力学或量子力学 | 《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郭硕鸿 | ||
10 | 物理学院 | 《量子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周世勋 | ||||
10 | 物理学院 | 同等学力加试 | 光学 | 《光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 | ||
10 | 物理学院 | 同等学力加试 | 原子物理 | 《原子物理学》(不含核物理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褚圣麟 | ||
10 | 物理学院 | 070204等离子体物理 | 初试 | 601或701 | 理学数学或电磁学(理学) | 《高等数学》(第四版)(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 |
《电磁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陈熙谋 | ||||||
10 | 物理学院 | 836或837或840 | 量子力学或电动力学或光学 | 《量子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周世勋 | ||
《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郭硕鸿 | ||||||
《光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 | ||||||
10 | 物理学院 | 复试 | 电动力学或光学或电磁学 | 《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郭硕鸿 | ||
《光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 | ||||||
10 | 物理学院 | 《电磁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陈熙谋 | ||||
10 | 物理学院 | 同等学力加试 | 电动力学或量子力学 | 《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郭硕鸿 | ||
10 | 物理学院 | 同等学力加试 | 《量子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周世勋 | |||
10 | 物理学院 | 电磁学或光学(与复试科目不同) | 《电磁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陈熙谋 | |||
10 | 物理学院 | 《光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 | ||||
10 | 物理学院 | 070205凝聚态物理 | 初试 | 601或625 | 理学数学或普通物理 | 同070201理论物理理学数学或普通物理 |
10 | 物理学院 | 836或837 | 量子力学或电动力学 | 同070201理论物理量子力学或电动力学 | ||
10 | 物理学院 | 复试 | 电磁学 | 《电磁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陈熙谋 | ||
10 | 物理学院 | 同等学力加试 | 光学 | 《光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 | ||
10 | 物理学院 | 同等学力加试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汪志诚 | ||
10 | 物理学院 | 070207光学 | 初试 | 601或625 | 理学数学或普通物理 | 同070201理论物理理学数学或普通物理 |
10 | 物理学院 | 836或837 | 量子力学或电动力学 | 同070201理论物理量子力学或电动力学 | ||
10 | 物理学院 | 复试 | 光学 | 《光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 | ||
10 | 物理学院 | 同等学力加试 | 原子物理 | 《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褚圣麟 | ||
10 | 物理学院 | 同等学力加试 | 电动力学或量子力学 | 《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郭硕鸿 | ||
10 | 物理学院 | 《量子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周世勋 | ||||
10 | 物理学院 | 083002环境工程 | 初试 | 302 | 数学二 | |
10 | 物理学院 | 839或838 | 数字电路或电磁学(工)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略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余孟尝; | ||
10 | 物理学院 | 《电磁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陈熙谋 | ||||
10 | 物理学院 | 复试 | 电磁学或环境工程 | 《电磁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陈熙谋 | ||
10 | 物理学院 | 《环境工程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蒋展鹏 | ||||
10 | 物理学院 | 同等学力加试 | 电磁学或自动控制 | 《电磁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陈熙谋; | ||
10 | 物理学院 |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科学出版社、胡寿松 | ||||
10 | 物理学院 | 同等学力加试 | 模拟电路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成英、童诗白 | ||
10 | 物理学院 | 080300光学工程 | 初试 | 301 | 数学一 | |
10 | 838或840 | 电磁学(工)或光学 | 《电磁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陈熙谋 | |||
10 | 物理学院 | 《光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 | ||||
10 | 物理学院 | 复试 | 光学或电磁学 | 《光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 | ||
10 | 《电磁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陈熙谋 | |||||
10 | 物理学院 | 同等学力加试 | 原子物理 | 《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褚圣麟 | ||
10 | 物理学院 | 同等学力加试 | 激光技术 | 《激光原理》五版、国防工业出版社、周炳琨 | ||
10 | 物理学院 | 085202光学工程 (专业学位) | 初试 | 302 | 数学二 | |
10 | 840或841 | 光学或光电技术 | 《光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 | |||
10 | 物理学院 | 《光电技术与实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江月松 | ||||
10 | 物理学院 | 复试 | 激光技术 | 《激光原理》五版、国防工业出版社、周炳琨 | ||
10 | 物理学院 | 同等学力加试 | 电磁学 | 《电磁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陈熙谋 | ||
10 | 物理学院 | 同等学力加试 | 光电技术或光学 | 《光电技术与实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江月松 | ||
10 | 物理学院 | 《光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 | ||||
10 | 物理学院 | 080901物理电子学 | 初试 | 301 | 数学一 | |
10 | 物理学院 | 840或838或892 | 光学或电磁学(工)或电子技术基础 | 《光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 | ||
10 | 《电磁学》(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陈熙谋 | |||||
10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成英、童诗白;《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略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余孟尝 | |||||
10 | 物理学院 | 复试 | 电子技术基础(物理)或光电技术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成英、童诗白;《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略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余孟尝 | ||
10 | 《光电技术与实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江月松 | |||||
10 | 物理学院 | 同等学力加试 | 原子物理 | 《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褚圣麟 | ||
10 | 物理学院 | 同等学力加试 | 自动控制原理 |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科学出版社、胡寿松 | ||
10 | 物理学院 | 备注:复试及加试中出现的具有选择性科目时,应保证该科目不与初试时相同,且复试、加试科目不同的原则(物理学院) |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