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代码:640)
一、考核要求
《生物教育综合》是为课程与教学论(生物)方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生物教育综合》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择优录取、确保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在考试形式和和试卷结构等方面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30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
填空题 30空,每空一分,共30分
辨析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 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分析或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 30分,共60分
教学设计或应用题 1小题,每小题 30分,共30分
二、考核评价目标
《生物教育综合》是一种综合考试,它涵盖普通生物学、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史和生物教学论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1.准确识记普通生物学、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史和生物教学论的基本知识,检测考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情况。
2.正确理解生物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考核考生分析与解决生物教育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
第一部分 基础生物学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
第一节 生命的化学基础
第二节 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第三节 细胞代谢
第四节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考试内容
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细胞的结构
酶、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呼吸、光合作用
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考试要求
1.理解生物大分子的种类及结构
2.说明细胞的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区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3.阐明酶的种类及特性,比较物质的跨膜运输
4.说明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过程,比较其过程的异同
5.说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比较其过程的异同
考试比例:40分
第二章 动物学
第一节 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血液与循环
第三节 气体交换与呼吸
第四节 内环境
第五节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六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
第七节 生殖与胚胎发育
考试内容
生物体的层次结构
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体温调节、渗透调节与排泄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考试要求
1.说明组成生物体的层次结构
2.说明血液的结构与功能,识别人体血液循环图
3.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说出恒温动物维持稳定体温的方式
5.举例说出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比较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与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
6.简述单克隆抗体技术
7.识别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图,简述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8.简述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简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
9.比较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考试比例:45分
第三章 植物学
第一节 植物的结构与生殖
第二节 植物的营养
第三节 植物的调控系统
考试内容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的生长、生殖和发育
植物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和运输
植物激素
植物的生长响应
考试要求
1.简述植物的各器官及组成器官的组织
2.概述植物生长的过程
3.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活周期
4.概述植物对水分及矿物质的吸收与运输
5.简述生长素的发现史
6.举例说出对植物起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的植物激素
7.简述植物的向性
考试比例:35分
第四章 遗传与进化
第一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第三节 重组DNA技术及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四节 物种形成与进化
考试内容
遗传学三大定律
细胞质遗传
遗传物质的发现
中心法则
基因突变
基因工程
物种形成的方式
现代进化理论
考试要求
1.简述遗传学三大定律
2.根据子代(亲代)的基因型推算亲代(子代)的基因型
3.简述细胞质遗传
4.简述遗传物质的发现史
5.简述DNA复制的特点
6.说明中心法则的内涵
7.概述基因突变的三种类型
8.简述PCR的过程
9.概述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及其作用
10.简述重组DNA的基本步骤
11.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内容
12.简述物种形成的方式
13.说明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考试比例:40分
第二部分 生物教学论
第一章 中学生物课程及课程改革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第三节 生物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
第四节 生物新课程的理念
考试内容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本次生物课程改革的背景
生物课程改革的目标
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理念及目标
考试要求
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
2.叙述生物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结构和课程内容的选定原则,了解中学生物课程的总目标及具体目标,
3.说明教科书的作用
4.了解生物新课改的背景
5.叙述本次课改具体目标体现的六项变化
6.理解本次生物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体会生物课程结构的主要变化。
考试比例:10分
第二章 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
第一节 关于自然科学
第二节 科学素养与生物学素养
考试内容
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科学素养和生物科学素养
考试要求
1.叙述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2.举例说明科学的不同维度
3.了解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4.能够描述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考试比例:10分
第三章 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
第一节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和科学教育改革
第三节 概念转变理论
考试内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
概念转变理论
考试要求
1.理解“学习”一次的含义。
2.叙述教育心理学上两大体系的学习理论及其教学上的含义。
3.掌握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及其对科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4.能够简述概念转变理论的条件及为概念而教的教学原则。
考试比例:15分
第四章 教学基本技能及教学策略
第一节 教学基本技能
第二节 教学策略
考试内容
教学基本技能: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
教学策略:概念图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
考试要求
1.了解几种基本教学技能的目的
2.解释几种基本教学技能的应用原则和要点
3.理解概念图在教学中的意义及其在改进生物教学方面的作用
4.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及这些要素的含义
5.能够简述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探究活动的基本形式
6.了解STS的定义、特性及STS教育和传统教学的不同点
考试比例:35分
第五章 直观教学、直观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
第一节 生物课的直观教学和常用直观教具
第二节 简易生物教具的制作
第三节 计算机、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内容
直观教学
直观教具
现代教育技术
考试要求
1.了解直观教学的优势
2.根据各种直观教具的特点举例说明它们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3.了解简易生物教具应具备的特点
4.了解计算机和其他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方式
5.举例说出计算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如备课、成绩评估、管理等
考试比例:10分
第六章 中学生物学实验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作用及类型
第二节 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
第三节 实验教学
第四节 演示实验教学
考试内容
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生物学实验的类型、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
学生实验的主要特点、类型及教学
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环节
演示实验的概念、作用、类型、教学要求及演示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考试要求
1.举例说明生物学实验的作用和类型
2.了解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简述如何做好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
4.了解学生实验的主要特点及类型
5.了解编制学年实验教学计划的依据和方法
6.了解演示实验的概念、作用、类型
7.掌握演示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了解获得新知识的演示实验的教学特点
考试比例:10分
第七章 生物学教师的备课
第一节 备课的意义和依据
第二节 备课的内容及程序
第三节 教案的编写
考试内容
备课的意义、依据、内容及程序
教学目标的表述
书写教案的要求
考试要求
1.了解备课的意义和依据
2.掌握了解学生的四条途径
3.了解教学目标的四要素,并能制定符合要求的教学目标
4.掌握书写教案的要求
考试比例:30分
第八章 生物教育评价
第一节 生物教育评价概述
第二节 教师自编成就测验:命题
第三节 教师自编成就测验:阅卷和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
第四节 实作评价
考试内容
教学评价的目的、种类、基本原则
试题与检测的审查、分析
试卷的评阅、试题分析、试卷分析
实作评价的概念、类型、实施步骤及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教学评价的目的
2.简述四种教学评价的含义及相应的评价类型
3.区分效标参照评价和常模参照评价的主要不同点
4.了解评阅主观性题和客观性题应注意的原则
5.了解试题分析的步骤及试卷综合分析的内容
6.了解实作评价的概念类型、步骤和方法
考试比例:10分
第九章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教师怎样深入教育科研领域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第四节 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考试内容
中学生物学教师怎样深入教育科研领域
调查法
实验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考试要求
1.理解中学生物学教师怎样深入教育科研领域
2.了解调查法的特点、种类、实施
3.了解实验法的应用范围、类型、基本要求、优点、不足、基本步骤
4.了解当代生物教师角色的转变
5.了解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对教师要求
考试比例:10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肖川.《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4.汪忠,刘恩山.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刘凌云,郑光美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