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名称: 经济学
考试内容范围:
一、微观部分
1.供求理论
要求考生掌握引起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因素、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形成与变动。能够运用供求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2.消费者行为理论
要求考生掌握消费者剩余、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的消费者均衡、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应用无差异曲线分析和解决问题。
3.生产理论
要求考生掌握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的阶段性、生产者均衡、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4.成本理论
要求考生掌握各种成本的定义与关系、短期成本曲线间的关系、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的关系、规模经济的概念,能够运用成本理论分析实际经营管理问题。
5.市场结构理论
要求考生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的特点、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结构的短期、长期均衡;运用价格歧视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6.分配理论
要求考生掌握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工资理论;地租理论。
二、宏观部分
1.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
要求考生掌握国民生产总值核算方法、GDP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GDP的价格矫正。
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要求考生掌握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投资理论、乘数理论。
3.国民收入的均衡理论
要求考生掌握货币的需求动机、货币的创造过程、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LM曲线、商品市场的均衡与IS曲线、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
4.宏观经济政策
要求考生掌握政府的经济职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基本工具、货币政策的基本工具、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能够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现实的宏观经济问题。
5.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理论
要求考生掌握失业的含义与分类、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经济周期的类型。
6.经济增长理论
要求考生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考试总分: 150 分 考试时间:3 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选择题 (20分)
简答题 (40分)
计算题 (50分)
论述题 (40分)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