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代码:437
一、考核性质
为落实党中央“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满足构建和谐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设置社会工作硕士学位。
二、考核评价目标
社会工作硕士培养目标是: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导督、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考试时间
初试时间180分钟,闭卷、笔试。
四、考核内容
社会工作实务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实务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了解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实务方法的涵义与适用范围,了解实务方法的各种工作模式及工作技巧,了解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的内容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个案工作
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2.个案工作的理论与主要模式
3.个案工作的原则和技巧
4.个案管理
二、小组工作
1.小组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2.小组工作的理论和主要模式
3.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
4.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三、社区工作
1.社区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2.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3.社区工作的技巧
4.我国的社区工作
四、社会行政
1.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2.社会行政的内容
3.社会服务评估
五、社会政策
1.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
2.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
3.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4.我国的主要社会政策
第二部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
1.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
2.研究的单位与研究内容
二、测量
1.测量的水平
2.概念的操作化
3.信度与效度
三、抽样
1.概率抽样
2.非概率抽样
四、定量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实验法
五、定性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
2.访谈法
3.焦点小组
4.观察法
六、变量的统计描述与分析
1.描述频数分布
2.分布趋势
3.列联表
七、撰写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类型与结构
2.研究报告的写作
四、参考书目
1.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风笑天.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