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中国音乐文化研究》科目大纲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网 阅读:623 次 日期:2013-09-30 15:46:15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中国音乐文化研究》科目大纲”,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科目代码:xxx)

一、考核要求

《中国音乐文化研究》是“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研究方向,和“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相比,它更加注重对传统音乐理论的挖掘与研究,因此也就更加重视音乐形态的分析、归纳与提炼。和“中国音乐史研究”方向相比,它则更加重视音乐史学中有关古代音乐,尤其是乐学的史料与记录。因此,他要求研究者在音乐形态、音乐史、音乐考古、音乐文献以及乐学、律学和古汉语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以便能在较为厚实的基础知识上,研究和提炼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构成规律与特点。

二、考核评价目标

1.准确地掌握并论述相关的学科知识。

2.熟悉与学科相关的专业术语和有关概念。

3.具备初步的各类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的分析能力。

4.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精炼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5.熟悉《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国民族音乐》以及《中国音乐史》的基本内容和相关要点。

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间: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约:20-30分左右;

(2)简 答 题:约40分左右;

(3)论 述 题: 约20-30分左右;

(4)分 析 题:约20分左右;

各题的成绩比例根据每年的实际试题进行适当的调整。

复试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杨荫浏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王耀华、杜亚雄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3.《中国民族音乐》,王耀华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三、考核内容

绪论

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中国音乐起源与夏商时期的巫乐文化

第一节音乐起源——一个众口纷纭而又不得不说的艺术难题;

第二节纸上得来终觉浅——文献中的上古乐史;

第三节远古遗响——揭开上古乐史的神秘面纱;

第四节漫漫巫风中的恒舞欢歌——夏商音乐概况;

第五节金声玉振——夏商乐器寻踪。

第二章宗周礼乐制度与战国时期音乐世俗化倾向

第一节周公的制礼作乐——周代雅乐制度的奠立;

第二节广博良易,乐教也——周代的乐教与《周礼•大司乐》;

第三节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春秋战国之际的“礼坏乐崩”;

第四节雅颂各得其所——《诗经》和《楚辞》中的音乐探索;

第五节礼乐何为——百家争鸣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六节八音克谐——周代的乐器与乐器分类法。

第三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文化的变革

第一节乐家有制氏——秦汉时期的宫廷音乐建设;

第二节乃立乐府,采诗夜诵——乐府的创立与秦汉民间音乐的进步;

第三节修身理性,反其天真——汉代古琴音乐的演进;

第四节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音乐的新变与清商乐的倚靡;

第五节古雅莫高,胡乐荐臻——西域音乐的输入与传播;

第六节儒道兼美,双论合璧——《乐记》与《声无哀乐论》。

第四章隋唐时期音乐文化的全面繁荣

第一节发扬蹈厉,声韵慷慨——唐代宫廷礼乐建设与《破阵乐》源流;

第二节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唐代的燕乐与大曲;

第三节席上争飞使君酒,歌中多唱舍人诗——唐代歌诗艺术;

第四节工师愚贱安足云,太常三卿尔何人——唐代宫廷音乐机构;

第五节百花齐放,斗艳争奇——唐代民间音乐与文人音乐(含敦煌曲谱、俗讲、变文等);

第六节取来歌里唱,胜向笛中吹——唐代音乐表演艺术家及其音乐理论。

第五章宋元时期音乐文化的雅俗分流与市民音乐的兴起

第一节声诗间为长短句——宋代词乐的体制;

第二节自作新词韵最娇——宋代词乐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何不与君指上听——宋元时期的器乐创作;

第四节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宋代的市民音乐;

第五节搜炼古今,博采沉奥——宋元时期的音乐思想与音乐理论著作。

第六章明清时期中西音乐的交汇与融合

第一节师夷长技——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

第二节风虎云龙,万国来同——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

第三节愈趋愈卑,新奇叠出——花雅之争与京剧的兴起;

第四节死水微澜——明清时期的宫廷音乐与文人音乐;

第五节绿洲明珠——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音乐。

第七章中国古代戏曲音乐文化

第一节宋人词益以里巷歌谣——宋元时期南戏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传奇犹宋戏曲之变——群星璀璨的元杂剧;

第三节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明清传奇与四大声腔。

第八章中国传统乐理与乐律学

第一节登堂入室,拾级而上——中国传统乐理的相关术语与概念;

第二节为乐必先定黄钟——中国乐律学理论及其发展历史。

第九章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借点西洋科学去,回家整理旧琴囊——学院派的音乐理论、音乐创作及其历史影响(萧友梅、王光祈、黄自、青主、刘雪庵、吴伯超、谭小麟、江文也、江定仙、马思聪等);

第二节毛毛雨下个不停——民国时期流行音乐文化(黎锦晖、黎锦光、陈歌辛等);

第三节我们是开路的先锋——左翼音乐与无产阶级音乐文化的兴起与发展(贺绿汀、吕骥、任光、麦新、郑律成、李劫夫、安波、马可、舒模等);

第四节双峰并峙——聂耳与冼星海的音乐创作及其影响;

第五节从小白菜到北风吹——中国新歌剧的兴起与《白毛女》的创作成就。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网站声明| 网站帮助|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简要咨询须知| 加入群交流| 手机站点|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 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