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名称 | 数据库原理 | 编号 | 810 |
一、考察性质 | |||
数据库原理考试是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目的是公平、有效地测试本专业和跨专业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管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管理学知识和素养,并有利于我校在硕士研究生录取中能进行择优选拔。 | |||
二、考查目标 | |||
数据库原理课程考试包括数据技术、数据模型、RDBS标准语言、数据库完整性与安全性、数据库备份与恢复、事务处理、并发控制等内容。要求考生: 1.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原理、方法和工具。 2.能够运用有关原理、方法和工具,分析和设计实际项目中的数据库。 3.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能提供有效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策略。 | |||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 |||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40分(共10 题,每题4分) 简答题 60分(共6题,每题10分) 综合分析题 50分(共2题,每题25分) 4.试卷内容结构数据技术与DBMS的基本概念:约30分以关系模型为主的数据库模型:约15分 RDBS标准语言应用:约25分 RDBS查询处理与查询优化:约15分数据库完整性、安全性、并发控制:约20分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库访问并发控制:约20分 RDBS设计理论与应用:约25分 | |||
四、考察内容 | |||
一、 数据技术与DBMS的基本概念 1.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管理信息系统、E-R模型概念。 2.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模式、内模式、外模式)。 3.三种基本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二、 以关系模型为主的数据库模型 1.函数依赖、1NF、2NF概念。 2.关系模型的特点、基本操作及完整性。 3.存储过程及其优点。三、 RDBS标准语言应用 1.单数据表的查询、更新、删除语句。 2.多表关联查询语句、多表关联更新语句、多表关联删除语句(即所进行的查询、更新、删除操作会涉及到两张以上的数据表,同时这些表是通过某一字段进行关联的)。 3.视图与表的差异。四、 RDBS查询处理与查询优化 1.查询优化的目的及一般策略。 2.SQL语句调优的主要方法。五、 数据库完整性、安全性、并发控制 1.数据库安全性概念及数据库安全控制常用方法。 2.数据库完整性概念及它与数据库安全性的区别。 3.数据库安全性与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关系。 4.数据库中的自主存取控制方法及强制存取控制方法。 5.完整性约束概念及主要种类。 6.触发器基本概念。六、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库访问并发控制 1.事务、事务提交、死锁、数据库镜像基本概念。 2.事务的ACID特性。 3.数据库恢复的定义及实现数据库恢复的主要方法。 4.数据库并发控制主要方法。七、 RDBS设计理论与应用 1.设计描述具体关系的E-R图及其关系模式。 (设要建立一个数据库,并给出了各个实体的关系描述,需要将实体及关系 通过E-R图进行描述,并给出相应的关系模式)。 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及主要步骤。 3.数据库维护工具的主要内容。 | |||
五、参考书目 | |||
1.《数据库系统原理》,周志逵等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2.《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尹为民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