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院校之一,为省级重点院校,是全国首批有权授予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和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之一;是卫生部、教育部首批确定的师资培训基地和国家教育部设立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和教学人才(医药类)中药学专业培养基地。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有中药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部省级重点学科44个;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11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现有直属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医院18所,实习医院38所,其中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全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和“全国百佳医院”,附属绵阳市中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高级职称专家600余人,博士生导师161人,硕士生导师35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医大师”1人,图书馆藏书110余万册,是西南地区中医药文献资料检索中心。学校已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拥有电子化阅览室、多功能教学楼等。“十五”期间,学校相继建成了国家中药GCP(成都)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材标准化实验室,中医药科技信息中心、四川省中药筛选评价中心、三级实验动物中心、新药研究开发中心等。“十一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2034项,其中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50项。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103项。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秉承“厚德、博学、精思、笃行”的校训和“求实、团结、勤奋、进取”的优良校风精神,加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强化优势、服务社会,确保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目录说明
一、招生人数:
我校2014年拟招收博士生规模数为91名(录取时以国家下达的规模数为准)。
二、同等学力报考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医学门类专业、农学门类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本专业工作6年以上,取得中级或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
2.需提交4门近四年我校报考专业硕士主干课程成绩单及试卷。
3.近三年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学术论文(须为第一作者)五篇以上。
4.获得厅局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或获得国家专利(不含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两项以上。
5.有厅局级及以上在研课题,且必须为课题负责人。
6.报考类别一律为自筹或委托培养。
三、报名时间
1.网上报名时间:2013年11月18日-12月18日
2.考生自行登陆(http://scyz.sceea.cn)。
四、现场确认手续:
考生于12月16日-12月20日到我校十二桥校区研究生招生办进行现场确认,并同时向研招办提交以下材料:
1.填写好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确认表(网报后打印);
2.填写好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网报后打印),并由档案所在部门签字盖章;
3.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书(统一由网上下载表格);
4.空白体格检查表(网报后打印)
5.硕士课程在校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全文;硕士论文评阅意见书两份复印件加盖鲜章(应届生于6月20日前补交);
6.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入学报到时补交),入学报到时验原件;
7.档案所在部门提交的政审材料证明。
8.报考考试费300元(含参加卫生部全国博士外语统一考试报名费,凡未缴纳报名费恕不审查报考资格)
备注:外地考生可通过邮局邮寄(EMS)报考材料进行确认(因工作原因恕不接受私人快递)。邮寄报名材料截止时间为12月20日
(具体以邮戳为准)。过时一律不再进行补报工作。报名费通过邮局汇款方式寄出,并注明考生姓名及网报号。
报考材料及报名费邮寄地址: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收信人:纪娜邮编:610075
五、报考资格审查:
我校对报考人员送交的上述材料进行审查后,对符合条件的考生核发准考证,同时在本校研究生院网页上进行公布名单。准考证
我校将不邮寄,请考生本人于考试前一周到研招办领取。
六、考试相关安排:
1.考试时间:2013年3月8日(周六)至14日(含复试和体检时间)
2.考试地点: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教学楼
3.考试成绩预计将于4月中下旬在我校研究生院网页上公布,不再出具书面成绩通知单。
七、我校网址:http://yjs.cdutcm.edu.cn/
八、备注:
1.导师姓名前加“★”为外单位在我校的兼职导师。
2.每名博士生导师限招3名;兼职博士生导师限招1名。
专业代码详情请登陆:http://yjs.cdutm.edu.cn/html/13/1106.html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