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代码:2201
科目名称:线性振动
笔试部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掌握单自由度系统、多自由度系统和简单弹性体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理论,重点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分析、计算方法。能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能运用线性振动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基本部分:(占试题80%)
1)运用单自由度系统振动理论,分析求解自由振动、谐波激励响应。
2)求解单自由度系统对任意激励的响应。
3)建立多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方程,求固有频率、主振型及系统对初始条件的响应。
4)多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分析,系统对任意激励的响应。
5)多自由度系统的数值计算方法,包括基频估算的基本方法,如瑞利能量法、邓克莱法,李兹法;迭代方法,如矩阵迭代法,子空间迭代法。
2.提高部分:(占试题20%)
1)弹性体的一维振动问题,如:简单边界条件下杆的纵向振动频率方程,主阵型,正则阵型,受迫振动的求解;简单边界条件下梁的横向振动固有频率,主阵型等。主阵型的正交性。
2)振动控制问题。振动控制的基本类型,力传递率,无阻尼线性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减振器参数的设计。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计算分析题为主,论述题不超过总分的2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笔试,三个小时。
五、主要参考书目
1.《工程振动理论与测试技术》刘习军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振动》,贾启芬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3. 《机 械振动》上册,清华大学固体力学组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
科目代码:2202
科目名称:弹性力学
笔试部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应变分析,应力分析,本构关系,弹性理论的微分提法及一般原理,弹性力学平面问题与柱形杆扭转问题,能量原理等。要求能运用弹性力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基本部分:(占试题80%)
1)应力概念,应力状态分析方法,平衡微分方程。
2)应变概念,刚体转动,应变状态及应变协调方程。
3)广义胡克定律,应变能。
4)弹性力学位移解法、应力解法、应力函数解法及一般原理。
5)柱形杆的扭转问题及一般弯曲问题。
6)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包括极坐标解法及直角坐标解法。
7)能量原理基本概念,利用能量原理求近似解。
2.提高部分:(占试题20%)
1)综合利用弹性力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计算分析题为主,论述题不超过总分的2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笔试,三个小时。
五、主要参考书目
1.《弹性理论基础》(上、下册)陆明万、罗学富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天津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2203
课程名称:流体力学
考试的总体要求
对流体力学的基本物理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有正确的理解。
对具体的流体问题能正确判断流体及运动的基本类型,并正确运用基本定律建立相应的初边值问题。
掌握用解析方法求解流体力学问题的方法。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重点部分)
第一部分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1连续介质假设及流体物理性质;2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及随体导数;3流体微团运动分析;4作用于流体上的力。
第二部分流体的平衡
1流体平衡的基本方程及重力场中的流体平衡;2非惯性系中流体的相对平衡(1)匀加速直线运动相对平衡;(2)匀角速旋转相对平衡;3均质流体作用于固体表面力(1)作用于平壁面上的力;(2)作用于曲面壁面上的力。
第三部分流体的基本方程组
1连续性方程(1)积分形式(2)微分形式;2微分形式运动方程;3能量方程;
4无粘性运动方程的积分(1)伯努里积分(2)拉格朗日积分;5动量方程及应用。
第四部分流体的涡旋运动
1涡旋运动基本概念;2涡旋运动的性质;3涡旋运动的产生、扩散。
第五部分无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的无旋运动
1无粘性不可压缩流体无旋运动的速度势函数及流函数;2平面定常无旋运动的复势;
第六部分粘性不可压缩流动基础
1粘性不可压缩流动的基本方程组和一般性质;2层流流动的精确解(1)两平行平板间的粘性流动;(2)无限长直圆管中的粘性流动;(3)两同心旋转圆柱间的定常流动;3边界层基本概念;4普朗特边界层方程及应用;5定常平面层流边界层的动量积分关系式。
第七部分气体动力学初步
1无粘性可压缩流体运动方程组;2小扰动在可压缩流体中的传播(1)声速(2)马赫数;3伯努利方程和气体动力学函数(1)无粘性可压缩流体定常等熵流动的伯努利方程;(2)一维等熵关系式;4一维定常等熵管流;5正激波(静止正激波)。
试卷题型及比例
(1)填空题(2)单项选择题(3)判断题(4)名词解释(5)问答题(6)方程推导(7)计算题(8)证明题。
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笔试。
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1.流体力学(上、下)(吴望一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流体力学(上、下)(周光炯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天津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2204
课程名称:机械振动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课程主要考察学生掌握机械振动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以及一般理论和分析方法等。
二、考试内容
应考范围包括:机械振动基本概念,单自由度系统振动、两自由度系统振动个多自由度系统振动的一般理论和分析方法,弦、杆和梁等连续体振动的一般理论和分析方法。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选择题和简答题(20%),计算题(8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100)。
五、主要参考教材
郑兆昌,机械振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贾启芬,刘习军,机械振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2205
课程名称:现代设计方法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门课程主要考察学生对现代设计方法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掌握优化设计的原理与方法,了解有限元法、设计方法学和机械可靠性设计的一般概念、原理与方法等内容。
二、考试内容:
一维、多维无约束及多维约束优化的概念、原理、模型及求解算法,多维约束优化K-T条件;弹性力学应力、位移、应变的概念及虚功原理,平面问题三角形单元与等参数及有限元刚度方程,有限元分析的过程与步骤;设计方法学和机械可靠性设计的一般概念。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简答题约占60%,计算题约占4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1、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第二版),张连洪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
2、现代设计方法,王凤岐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
3、机械优化设计,孙靖民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2206
课程名称:高等热力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门课程主要考查考生对热力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及有关理论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本学科分设在机械学院和环境学院,考虑招生方向的不同,考试大纲有公共部分(60%)和选择部分(40%)。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公共考题部分
热力学分析(60分)
温度和热力学第零定律
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开口系统稳态稳流及非稳态流动
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闭口和开口系统的熵方程,热力系统的可逆功,可用能(exergy)分析
热力学状态方程式基本类型,相平衡与溶液
循环分析
二、选择考题部分(40分)
1、可逆过程热力学与耗散结构(20分)
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唯象定律,昂色格倒易关系,最小熵产原理
贝纳德对流及自组织现象,耗散结构要点
2、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20分)
热力学与环境,最高燃烧温度,能源分析
三、考试的题型及比例
基本概念和原理部分约占60%,工程或实际问题约占20%,理解和分析约占2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书目
1、热力学分析,朱明善,陈宏芳,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原理及工程应用,杨东华,科学出版社
3、FUNDMNTALS OF ENGINEEANG THERMODYNAMICS, 2nd edition, John R. Howell, Richard O. Buckius, McGraw-Hill, Inc. New York, 1992,
4、高等工程热力学,苏长逊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2207
课程名称:高等内燃机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门课程主要考查考生对热力学、力学和内燃机原理等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理论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归纳的能力。考题主要是通过考察考生在攻读硕士论文或相当的科研工作的过程中科研能力,判断考生掌握基础理论的程度和科研工作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考生对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国内外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掌握和归纳分析能力(25分)
1、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目标的确定
2、其科学和技术意义
3、面临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二、研究工作技术路线的确定(25分)
1、科学或技术问题的分解
2、实验或技术方法的研究
3、研究工作的步骤
4、研究工作的规划和谐调
三、研究工作成果的归纳(25分)
1、成果的归纳
2、创新点的陈述和说明
四、科技写作的能力(25分)
1、摘要的写作
2、英文摘要的写作
3、科技写作的段落选摘
三、考试的题型及比例
陈述与分析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书目
1、大学和研究生的主要课程
2、科学方法论相关书籍
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3001
课程名称:专业基础综合
考试形式及内容:
面试(20分钟讲解, 10分钟提问), 100分制。采用PPT展示考生申请材料(硕士论文或某一科研项目)主要内容,复试小组将根据展示内容和考生申请阶段提交的材料进行提问,给出初试成绩。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