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机电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来源:兰州交通大学网 阅读:1829 次 日期:2014-02-13 13:14:03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机电工程学院专业介绍”,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原兰州铁道学院机械系)始创于1958年5月,由原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成建制地配备师资和教学条件,设内燃机车和铁道车辆两个本科专业并于当年招生。创建伊始,全系仅有四名老教授,几名中年教师和十几名刚从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先后经历了八年艰苦创建、十年磨难、二十年的恢复、整顿和近十年的稳步、快速发展。2001年撤系建院更名为兰州铁道学院机电与动力工程学院(兰院党发[2001]7号);2003年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学院同时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兰交办发[2003]123号)。目前,学院已发展成为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形成了以“机械工程”为主,“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科学”、“材料科学”三个一级学科为支撑的学科体系和以铁路机车车辆为特色的机械类专业体系,学院本着突出特色、重视基础、宽口培养的办学思想,形成了知行结合、重在创新的实践教学特色。学院取得了以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与日本福井大学签署了学术交流协议及备忘录,选派优秀本科生赴日本福井大学学习。学院先后为国家培养出近万名本、专科学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生遍布全国。

学院现有教职工148人,其中专职教师106人,实践教师30人,教授16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46人,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2%。目前在校本科生共3629名,各类研究生330名。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7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2个博士点,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学、工程热物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热能工程10个硕士点。拥有机械工程省级重点学科,结构强度国家级检测中心,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甘肃省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甘肃省物流及运输装备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和9个专门研究所;拥有各种教学、科研设备2000台件,总值2900万元,各类教学、科研实验室数90个,实验室建筑面积总计18000平方米,已挂牌的生产实习基地14家;学院资料室收藏图书资料10000余册。

近十年来,学院承担纵横向科研课题约500多项,科研经费累计6500多万元。承担国家现代交通领域“863计划”项目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50km/h动车组”项目,连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教育部春晖计划、“星火”计划项目的子项目多项。共有31项科研成果获奖,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100多篇, 其中被SCI、EI和ISTP三大检索收录约150篇,通过省部级成果鉴定121项,国家专利48项,出版专著4部,教材40部,其中2部专著获华夏英才出版基金资助。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铁道部优秀教材二、三等奖各2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教育厅、建设厅、兰州市科技进步奖20余项。并连续多年被学校评为“教学先进集体”和“科研先进集体”。先后荣获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甘肃省劳动模范1人,甘肃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1人,“三下乡”省级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1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6人。

承载112年办学历史,铸就五十年建校辉煌。机电工程学院已发展为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完善、专业设置全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团队稳定、科研水平领先、课程体系充实的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学院办学的宗旨是面向国际化、面向工程实践,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强化特色专业建设,树立专业品牌意识,确保教学质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实践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博士、硕士学科授权点。近两年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863子项目1项,铁道部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现有教师18人,其中硕士生导师7人。

毕业生可从事机械产品设计、传统加工工艺设计、数控工艺设计、设备运行维护、设计计算、机电一体化设计、自动化设备操作、机电产品销售等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主干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工程材料、控制工程基础、几何精度控制与应用、液压气压传动控制、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及应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工程机械、机械制造工艺及自动编程等。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专业(2011年)。车辆工程学科是甘肃省重点学科。“兰州交通大学结构强度试验中心”通过国家认监委资质认定,“轨道交通车辆装备系统动力学与可靠性”实验室是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目前拥有车辆工程博士点和硕士点,在本科生中设詹天佑班,并与日本福井大学签订交了换留学生协议。现有教师22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7名、讲师5名,博士生导师3名。近5年来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30余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1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

毕业生可从事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的设计、制造、检修、运用管理及技术开发等工作,也可在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主干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车总体及走行部、机车柴油机原理与结构、电力传动与控制、车辆工程、车辆制造与修理工艺学、牵引计算与运用管理、列车制动、车辆装备等。

主要专业方向: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铁道车辆和动车组。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在原热能动力机械与装置专业基础上,根据教育部1998公布的专业目录设立的专业,铁道车辆热工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硕士一级学科授予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车辆节能新技术、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生物传热学、空调客车环境控制、热力系统监测与控制等。近两年以来完成省、部级、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技部973项目一项,铁道部科技计划项目一项,甘肃省科技支撑项目一项,甘肃省教育厅项目一项,甘肃省财政厅项目一项。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现有教师2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75%。

毕业生可从事动力机械与动力工程的研究与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维修、管理营销、实验和安装等方面工作,也可从事一般热能动力机械及工程的技术工作和教学等工作。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固体物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制冷原理与装备、制冷装置自动化、压缩机、空气调节、锅炉原理、热力发电厂、汽轮机原理、电厂热力过程自动调节、内燃机原理与构造、内燃机增压技术、内燃机电子喷射技术、内燃机设计、太阳能光热转换原理与设备、太阳能电池设计与工艺、光伏发电站控制与运行、太阳能存储原理与技术等。

主要专业方向:制冷与空调、热能动力及自动化、内燃机工程、太阳能工程(三年级分专业方向)。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毕业生能够在国防、高新技术产业、铁路、IT行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检测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设备维护与安全运转、产品质量检验、无损检测、计量测试与鉴定、自动检测仪器仪表设计制造、振动噪声测试及信号分析等技术工作和教学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将光、电、机、计算机及控制相结合,并凸显铁路机车和动车组测控特色。办学规模控制在本科生120人/年。本专业在二级学科“检测与自动化装置”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中招硕士研究生。近年来,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创新务实的优秀的教师团队,现有教师13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7人,博士1人,硕士8人,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获甘肃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1项,获校级优秀教师称号2人。

主干课程: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光学、自动控制原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测控电路、检测与传感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数控技术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机电传动控制、电气控制及PLC、智能仪器仪表、测试信号处理、测控系统软件设计等。

主要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动车组控制与故障诊断(三年级分专业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含高工)7人,讲师9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占5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硕士学位教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5%。

近5年来,承担科研项目近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它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6项,企事业委托项目10余项。申请国家专利23项。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余篇。

毕业生可在装备制造、汽车、冶金、土木、化工等行业从事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测试与分析,材料制备工艺、热处理工艺及粉末冶金工艺等的研究制定,相关领域内的教学、设备设计与维护、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工作。

主干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无机及分析化学、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现代材料分析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形工艺、材料制备技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金属材料学、金属腐蚀与防护、粉末冶金学、功能材料、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

主要专业方向:金属材料、建筑材料。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下属的专业方向之一,其应用领域源涵盖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生产、服务系统。近些年承担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甘肃省教育厅项目1项,甘肃省财政厅项目1项,发明专利3项。现有教师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0%。

毕业生可在机械电子、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生产工程、公共事务、人因工程、质量控制等领域从事产品设计、标准化作业制订、生产系统管理、精益技术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控制、人力资源与财务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主干课程:运筹学、工程经济学、现代制造系统工程、工作研究与人因工程、生产系统优化设计、质量控制与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企业诊断与业务流程再造、企业信息化与IE、供应链与物流自动化技术、精益生产技术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含高工)7人,讲师9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占5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硕士学位教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5%。

近5年来,承担科研项目近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它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6项,企事业委托项目10余项。申请国家专利23项。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余篇。

毕业生可在装备制造、汽车、冶金等行业从事材料成型工艺的研究与制定,材料成型设备的设计与开发,材料成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相关领域内的教学、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工作。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形工艺、材料成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材料成型自动控制基础,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现代模具设计方法、模具制造工艺;焊接冶金学、电弧焊、焊接电源及设备、焊接结构、焊接检验、特种焊等。

主要专业方向:焊接、模具。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