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京中医药大学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启示
来源:科学网 阅读:936 次 日期:2014-04-30 16:41:03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2014年南京中医药大学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启示”,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历经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恢复建制)等历史时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半个世纪以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主持编写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学大纲,培养并诞生了新中国中医药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为新中国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学校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拥有仙林和汉中门两个校区。现有各类在校生20000余名,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心理学院共9所直属学院,24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管、理、工、经、文等6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1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2个)和44个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9个),博士点覆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所有二级学科,具有博士生导师自审权和主干学科专业的教授评审权。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5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现已建成22所附属医院、5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各类教学及毕业实习基地逾百所。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是国家科技部新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洋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中药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建设单位。学校现有1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中医药研究与新药创制中心、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5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SPF级实验动物中心。

学校构建形成了“一个中心、四大板块”的科技平台布局,即江苏省中医药研究与新药创制中心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园、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中药产业园区、中国医药城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生命科技园,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学校治学严谨,学术氛围浓厚,名家云集,人才辈出,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培养并诞生了9位“国医大师”(占全国的三分之一)、5位中医药界院士(占全国的二分之一)。近年来,先后有10余人次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等各类全国性荣誉称号和表彰。

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国家卫生部确定的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全国中医师资进修教育基地、中国中医文献检索中心分中心,同时也是首批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及台港澳地区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2011年6月20日,学校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了全球首家中医孔子学院,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了揭牌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学校目前与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交流和联系,并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高等院校或学术团体及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具有较高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面向未来,南京中医药大学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办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兴校”战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通过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积极创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研究教学型中医药大学,努力跻身于全国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招聘类别

一、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特聘教授

1、招聘学科和专业

(1)系统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病毒性疾病、肿瘤方向)、药代动力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生命科学(依托中医学优势学科)。

(2)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药物代谢与生物药剂学、分子药理学与药物毒理学(依托中药学优势学科)。

(3)生物信息学(依托中西医结合优势学科)。

(4)护理学、临床医学、心理学、公共卫生(社区、养老)、营养学(依托护理学优势学科)。

2、招聘范围与条件

(1)我校江苏特聘教授面向海内外选聘,学校符合条件的在职教师亦可聘任。

(2)具有博士学位、应聘者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特别杰出和紧缺的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主持过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有较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或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领域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科研成果无知识产权纠纷。对本学科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达到或保持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善于培养青年人才,注重学术团队建设,能带领一支创新团队协同攻关。

(3)海外应聘者获得博士学位后应有连续两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备教授职务。

3、聘期与岗位待遇

(1)聘期3年。具有中国国籍的,原则上人事关系须正式进入我校;具有外国国籍的,须在我校全职全时工作。聘期内,江苏省为江苏特聘教授提供100万元人民币/人的科研经费,特别优秀人才的经费资助标准为400万元人民币/人。我校按照江苏省的标准和要求予以配套相关科研经费。

(2)聘期内享受江苏省提供的每人每年12万元人民币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年薪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

(3)学校与江苏特聘教授签定5年服务期协议。一次性发放安家费20万元,购房补贴50万元,解决子女入学、落户、出入境、居留等问题。

(4)江苏特聘教授担任学校本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学校为其配备学术骨干和助理,组成学术团队。条件合适的特聘教授可受聘担任有关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二、南京中医药大学校特聘教授

1、招聘学科和专业

◆方剂学(依托方剂学学科)

◆系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依托中医学学科)

◆儿科学(依托中医儿科学学科)

◆妇科学(依托中医妇科学学科)

◆针灸推拿学(依托针灸推拿学学科)

◆生物信息学(依托生物信息学学科)

◆中医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依托中医养生学学科)

◆营养学、中医营养学(依托营养学学科)

◆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学(依托康复治疗学学科)

◆药学、现代生命科学相关专业(依托中药药剂学学科)

◆生物合成、细胞工程、酵工程、植物生理学、生态学(依托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

◆卫生管理与医药政策、卫生与药物经济学、医药知识产权(依托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

◆护理学、临床医学(依托护理学学科)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依托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计算机与医学信息学(依托医学信息学学科)

◆认知与神经科学(依托心理学学科)

2、招聘范围与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胜任本学科核心课程教学工作,原则上自然科学类学者年龄不超过45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不超过50周岁。主持过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较高影响因子的论文,获得过国际或国家级重要成果奖励;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或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本领域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科研成果无知识产权纠纷。

(2)海外应聘者获得博士学位后一般有连续两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应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一般应担任教授或相应职务。

3、聘期与岗位待遇

(1)聘期5年,应聘者须保证聘期内每年在学校工作9个月以上;原则上应聘者人事关系须正式调入我校。聘期内享受学校特聘教授岗位津贴每年12万元人民币,同时享受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工资(不含绩效工资)、保险、福利待遇。

(2)学校与校特聘教授签订10年服务期协议,一次性发放安家费15万元,购房补贴人民币50万元,解决子女入学、落户、出入境、居留等问题。

(3)学校按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配备相应的实验室、相应的科研经费和科研助手。

招聘程序

1、发布公告。我校向海内外发布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诚聘英才。

2、接受报名。应聘者可通过传真、电子邮件、信函、面谈等形式向我校报名,应聘我校江苏特聘教授请于2014年5月31日前提交应聘材料,应聘我校校特聘教授的时间不受限。

3、学校组织同行专家评审。学校成立由校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同行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按规定条件进行评审,择优确定人选,并确定有关科研待遇的标准。

4、正式聘任。学校与特聘教授签订聘任合同和工作任务书,颁发聘书。

应聘材料

(1)《南京中医药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申报表.doc下载》

(2)学历、学位、职称聘书复印件;

(3)教学科研主要成果清单及近5年代表作复印件;

(4)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名称、获奖情况复印件;

(5)受聘后的工作设想、预期目标及个人要求等。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南京中医药大学人事处

邮政编码:210023

学校网址:http://www.njutcm.edu.cn

人事处网址:http://rsc.njutcm.edu.cn

联系人:王兵、李敏

联系电话:+86-25-85811051

传真:+86-25-85811051

电子邮箱:liminnju@163.com

更多信息请查看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网

更多信息请查看南京市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南京市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099533/13759567129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