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在教学、实习和研究等方面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实践取向”的原则,二是“能力建设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社会工作书本知识的能力,而且在真实的社会工作环境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各个实务环节中汲取知识、反思知识、默会知识,最终能够根据服务的真实情境而灵活运用知识、创新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能够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充分掌握和熟悉我国社会政策以及社会服务机构运作过程,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管理和研究能力,并能够努力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实务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基本特色
初步形成“实践教学-现场实习-即时督导”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按照国际社会工作教育界的规定,专业社会工作硕士实习共800个小时,并配有专业督导和机构督导全程予以专门指导。因此,本系在此又分成四个重要环节,一是课堂多样化教学;二是学生专业实习;三是教师专业督导;四是实习基地建设和机构督导队伍组建。
(1)课堂多样化教学
以案例分析、导向课程、实务工作坊、专业研讨会、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心理剧、教学片观摩、服务项目策划和展示、经验分享会、文献讨论等多种形式和多样化的手段,来取代传统的单一讲授的教学方法,突出:①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②专业方法教授与课堂模拟相匹配;③专业内容学习与现场策划和展示相联系。总之,强调授课的实践取向,高度重视课程的操作性,以及关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未来的服务能力。
(2)学生专业实习
本专业结合学生课程安排,把实习设计成分散式和集中式的两种形式。主要做法是将800小时的实习时间,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冬季学期160小时,春季学期240小时,夏季学期160小时、秋季学期240小时;每个阶段都有详实的实习手册,包括实习目标、内容、要求、纪律以及实习作业格式附件,等等,并为每位学生配备一位专业督导以及有条件的配备机构督导。
在实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每周必须向督导提交3-4份书面,内容包括实习契约、机构探访报告、社区探讨报告、个案接案报告、个案服务计划书、个案面谈报告、个案评估报告、小组工作计划书、小组记录、社区需求调查报告、社区活动策划书,学生实习自我评估报告,等等,这些必须递交的作业是考量学生学习及其成效的重要依据。
(3)教师专业督导
在实习过程中,由教师担任专业督导。专业督导按照要求每周必须批注和回复学生的作业,并安排至少一次面谈督导,督导的包括专业指导、情感支持及资源连接,等等。专业督导规定有相应督导工作量和工作内容。
此外,专业督导还需要承担以下工作:
a.举办专门的工作坊定期讨论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邀请机构督导参与工作坊活动。
b.组织不同机构实习学生互相学习、交流。
c.在实习结束后,举行实习分享会,每位实习学生以PPT的形式与专业督导、机构督导、学校教务部门老师、学院研究生部门老师以及社会工作本科生分享他们的实习体会。
d.对实习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实习成绩是专业督导老师在学生自我评估报告基础上给予的实习评估报告,必须是双方认可签字的。
(4)实习基地建设和机构督导队伍组建
专业社会工作硕士实习需要服务机构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因此,实习基地建设和机构督导队伍培养成为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迄今为止,本校社工系已经与以下服务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使之成为学生实习基地,它们是: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上海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上海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虹口区残疾人联合会、上海浦东新区乐耆社工服务社、上海嘉定区残联、上海浦东新区潍坊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上海青年防止艾滋病中心、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静安区社会工作协会,等等。此外,本系与同济医院等单位实习基地合作协议正在商谈之中。
与此同时,一支由5位具有社工资质的机构督导队伍已经建成,计划将发展成16-20人规模。
三、课程模块
根据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理论和实务三位一体以及实践性等专业性质和特点,本专业课程主要有以下三大模块:
1、社会工作伦理和理论课模块
主要由《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和《社会工作理论》等课程组成。
2、社会工作实务课模块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和规定,除了公共基础课程以及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主干课程,即: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保障、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外,根据专业发展方向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等因素,本模式特别突出强调以下四大板块的专业课程设置:
(1)社会政策课程,包括政策过程、政策制订、政策分析、政策执行,以及政策评估等。
(2)社会行政课程,包括社会服务机构或人本服务机构的规划、组织、领导、决策、资源管理、项目策划、服务品质管理、个案管理、志愿者管理、机构评估、服务效果评估、项目运作和评估等。
(3)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包括社会工作实务、家庭与社会工作、老龄与社会工作、精神卫生与社会工作等课程。
(4)社会工作实习和督导课程,依据“实践取向”和“能力建设为本”的专业发展原则,规定每个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四年期间进入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时间不得少于500小时,同时以医学院学生实习模式为参照,为实习学生配备专业教师督导和机构社工督导,按时给学生予以专业的督导:专业指导、资源联接和情感支持。
3、社会工作方法辅助课模块
主要由沟通技巧、自我认识、心理学导引、组织决策分析、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等课程组成。
四、就业信息
1)可作参考的毕业生就业去向(2012届MSW):上海浦东新区潍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公益组织项目合作促进会、上海浦东联洋新社区服务社、飞扬华夏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大学MBA教育管理中心、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等单位
2)就业方向:
a.专业社工(国际社工、医务社工、青少年社工、助残社工、学校社工、老年社工等)
b.素质拓展师
c.心理咨询师
d.社会组织领袖
e.民政慈善和社会福利机构工作者
f.公益社会组织创始人
g.人力资源及相关行业
更多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