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呼唤语言“美”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是交流思想感情的衣裳,是人们心灵的一面镜子,一个窗口。交际是人与人的往来应酬,而往来应酬,须臾离不开语言。
语言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品格。知识丰富的人,他们的语言通常具备智慧、文雅、谦虚、优美的特点。智慧的语言,使人受到启迪;文雅的语言,使人感到亲切;谦虚的语言,使人感到可敬;优美的语言,使人感到愉快。
语言美不美,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天平。知识渊博、词汇丰富的人,他们的语言往往内涵深邃、生动形象,有时妙语连珠,可以收到极佳的社交效果。因此,人们说,语言虽不是蜜,但却可以粘住一切。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看来,提倡语言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雅、优美的语言,是当今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主流。但毋庸讳言,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并不注意语言美,有的人爱讲套话、空话,言之无物,毫无新意;有的人讲起话来,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有的人爱讲奉迎的话,在巴结对象面前,喜形于色,甜言蜜语,但心怀叵测,谎话连篇;有的人习惯在同志间讲讥讽的话,有的人目中无人,傲慢无礼,用怪异眼光看着对方,说起话来,尖声怪气,强词夺理;还有极少数人脏话不离口,令人不堪入耳。当然,也有“恶语伤人”的,朋友或邻里间发生点矛盾,就犹如泼妇骂街,闹得四邻不安。由于语言低俗,让人感到不文明、不礼貌、不愉快的事例,在生活中,是数不胜数的。
上述种种表现,与文明社会极不和谐。这些不文明,毫无新意或低俗语言,有的浪费了别人的大好时光,有的影响了感情的交流,有的伤害了友人之间的情谊,有的损害了自己的人格魅力,有的污染了社会空气,有的只能把生意做萧条。总之,粗野的语言,使人嫌恶;傲慢的语言,使人逆反:无知的语言,犹如嚼蜡;下流的语言,让人鄙弃。
现在,我们要建设文明和谐的新社会,各项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内外社交活动日益频繁,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把语言美提到重要位置,正确对待。
那么,什么是语言美呢?
按鲁迅先生的说法,叫做意美、音美、形美。
意美可以感人心,音美可以感人耳,形美可以感人目。意美的语言,是智慧的语言,有很强的针对性、科学性,见解深邃,能给人以启迪。1940年1月,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科学精辟地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势后,成竹在胸,便向全国人民发出了伟大的号召:“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真是一语天地万古新!这是意美的典型。这一伟大的科学预见,既教育了全党,又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勇猛推翻“三座大山”的斗志。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新中国的航船终于到达了胜利的彼岸,一个伟大的新中国已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可见意美的重要性,其作用对知识渊博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正如“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语)。
具有渊博知识的人,才能说出智慧的语言。然而知识界的杰出人物,不一定都有口头表达能力,但口才出众的人,肯定是有渊博的知识,他们能说出“意美”的精辟语言。清代的纪晓岚就是这样的人。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纪晓岚和皇上坐在同一条船上。乾隆为了测验纪晓岚的才智和胆略,命纪马上投江自杀。纪心想,君要臣死,不死不忠;乾隆想,我倒要看看你如何回来见我。不料,一会儿工夫,纪晓岚便回来了。乾隆问:“我不是赐你一死吗?怎么又回来了?”纪答:“谢主龙恩!我刚一跳河屈原就从水里冒出来横眉怒骂:‘你这小子真混蛋啊!我当年跳汨罗江自杀是由于楚怀王昏庸无道,我只好以死报效国家。当今的皇上皇恩浩荡,·圣明贤达,你怎么能死呢?’我一听就回来了。”乾隆听了暗暗自喜,心中不得不佩服纪晓岚的才智。可见纪晓岚短时间做出如此敏捷的回答是多么具有智慧,如果较长时间回不来,皇上是要加罪的。
谈话是通过声音诉诸谈话对象的听觉器官,因此,音美是提高谈话质量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根据谈话内容决定声音需要相应的变化,以感人耳。声音该洪亮时,就要洪亮,该细切时,就要既发音清晰,又娓娓动听,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什么是形美?形象是艺术之灵,善喻是口才之花。谈话时,以各种姿势辅助表达谈话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这叫态势语言。就是举手投足,面部和双目丰富的表情,内在因素与外在形象高度统一,使感情形象化、具体化,如谈到气愤的事情,就可双手握拳,怒不可遏,这有助于感情的表达;还可用手势的变化,或比喻,使对方似乎看到真实的事物;也有用象征手势的,可以使对方引起心理上的联想,起到情理俱在,深邃明快,既给人以哲理的启蒙,又给人以听视的美感的作用。
“三美”要协调一致,要使思想感情、声音、语气、表情、身姿手势的变化协调一致,声情并茂,正是含笑谈真理,衷心吐实情,这就可以收到社交极,佳效益。在这方面,温家宝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在记者招持会上的答记者问,十分精彩,既显现出渊博的知识,又语言出众,泰然自若,气度轩昂,举止潇洒,引经据典,妙趣横生,体现了他独有的思维与智慧,显现了渊博的知识,从容不迫,有时针锋相对,旗帜鲜明,有时含蓄委婉,绵里藏针,诙谐幽默,柳暗花明,敏于思辨的睿智,无懈可击的逻辑性,击起了石破天惊的反响,为党和国家树立了庄严新颖的形象。
从“乞丐”做起
真正达到语言美不是一件易事。作家、散文家秦牧说:“在语言的长街上,我们应当如实地感到自己是个乞丐。”看来,要达到语言美,既使语言起到旧事物、假恶丑、不正之风掘墓人作用,又起到新事物、真善美、文明道德助产婆的作用,还真得下一番苦功学习。人们光有知识还不行,还得有口头表达能力。美国大学很重视对学生的语言的培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演说学博士就达3000余人,硕士达20000余人。
学什么呢?毛主席在63年前就提倡“三学”:第一,学群众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简洁明快,生动形象,形容当官的光说不干,群众就说他“干打雷不下雨”,眼光短浅叫“坐井观天”。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的风趣、幽默的语言,很值得学习,这样的语言,在社交活动中,会收到神奇的艺术效果。第二,要学“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古人语言,好多是简洁、生动、明快、形象的。“四大美人”美到什么程度?“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秦氏有美女,美到什么程度?这个女人出村去采桑叶,走在路上,惊动了忙碌的农民“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晴雯美不?曹雪芹笔下的这个女子是“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言不在多而贵精当。这样的语言,听了如沐春风。第三,“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因为中国原有词汇不够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社交活动极为频繁的今天,一些发达国家的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语汇,这是需要认真学习和动用的。
总之,要建立和谐昌明的新社会,就要我们大力提倡语言美,克服语言中不健康的因素,为“三个文明”建设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更多信息请查看节日.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