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是一个年轻且富有竞争力的二级学院,根据教育部评估公告,我校法学学科总体水平为全国72名,位居省内高校法学院和国内财经类高校法学院前列。法学现为学校“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博士人才项目”的支撑学科之一。
1998年经济法专业经浙江省教委批准开始招生,1999年成立法律系,2002年成立法学院,2005年获得经济法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0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学院坚持以“夯实法学基础,发挥财经优势,培养实务能力,突出专业特色”为办学宗旨,为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且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较强的实务处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和社会工作管理人才。
学院现有法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有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和经济法学四个硕士学位点;先后有法学理论、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等五个校级重点学科;有法理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经济法研究所和社会政策研究所等4个校级研究所,法律史研究所、宪法与行政法研究所、刑事法律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诉讼法研究所、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研究所、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所、文化心理学研究所等8个院级研究所。建有案例分析室、模拟法庭等用于实践教学的实验室。学院设有专业资料室,拥有法学、社会学领域的各种中外专业期刊120余种,重要报刊20种,图书资料3000余册。学院建设了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有《经济法》等1门省级精品课程,有《民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国际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债权法》等6门校级精品课程,有《税法学》、《刑法学》、《法理学》、、《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宪法学》、《社会学概论》、《社区工作》、《中国社会》、《竞争法学》和《中国法制史》等10门校级一类课程。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共有专业教师4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7人,有博士学位(含在读)的教师35人。现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才8人,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能确保法学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的高质量教学需要。目前已建立了以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诉讼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国际法为主干的适应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的二级学科体系和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主的应用社会学二级学科方向。近年来,我院科研成果显著,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教育部基金项目11项、其他省部级社科规划项目30余项。在《法学研究》、《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管理世界》、《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政法论坛》等刊物上发表和转载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了系列专著和各类教材40余部,获得省部级等各类科研成果奖30余项。
学院先后与美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高校建立了定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国内知名的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的法学院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省人民政府法制办、舟山市民政局等建立了共建“浙江社会管理法治化协同创新中心”协议,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劳动仲裁院、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杭州市救助管理站、杭州市流浪儿童收容中心、西湖区人民法院、富阳市人民检察院、上城区清波街道、浙江海浩律师事务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等20个单位建立了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实习基地或协作关系。学院现有“法务培训中心”和“社会工作培训中心”两个培训中心。
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研究生706名。成立有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法学会、海星社会工作协会、萤火心理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多个学生社团,创办了《法林法语》、《透析》等学生刊物,具有浓烈的学术氛围。学生科研成果显著,近年来共获校级课题立项50多项,发表论文近100多篇,获学校科研奖励40余项。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已经形成了 “法律文化节”、“就业峰会”、“社团风采节”、“新生训练营”、“学习型公寓建设特色项目”等多个学生活动品牌,参与各类学校活动成绩优秀,多次获新生辩论赛冠军、乒乓球赛团体冠军、校运会前三甲及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分别就业于各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监察、工商、税务、海关、民政、街道办事处等国家机关及银行、律师事务所、社区等其他企事业单位,表现突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建院以来,已有大批学生先后考取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近两年来多数在校生在国家司法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通过率超过40%。
法学专业
根据教育部对本科专业“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培养要求,首先,法学专业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具备必要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通识人才。其次,法学专业充分发挥我校财经类学科的优势,通过在经济法、民商法、国际经济法等方向上的严格训练,将学生培养成能够熟练地在法院、检察院、政府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业等实务部门从事法律或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最后,通过学术训练,将有志于从事学术工作的学生培养成可以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的高层次学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刑法学、民法学、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学等十四门核心课程和立法学、侵权法、财政法、税法、金融法、证券法、保险法、预算法、合同法、公司法、企业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证据学、法律实务、法律逻辑、司法文书写作、法律英语、法律诊所等专业方向课程。
本专业文理科学生兼招
社会工作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高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在民政、卫生、劳动、社会保障、司法部门、工会、共青团、妇女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以及其他社会福利和公益机构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等市场机构从事社会管理与服务、社会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事业与公益慈善、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将充分利用财经类院校和法学院的学科优势,注重对学生经济管理和法学知识的培养,力求实现办学特色,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法制社会条件下社会工作的需要。
主要专业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政策、现代社会福利、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非营利组织管理、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等。
本专业文理科学生兼招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