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领域(纺织、服装)
一、领域介绍
纺织学院是具有雄厚学科基础并体现东华大学传统纺织特色的主体院系,是学校最早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学院,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院,也是国家“九五”、“十五”“211工程”以及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学院。
近年来学院承担多项国家攻关、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后军需所、省部级科技攻关、国家技术创新等项目。获国家及省、部、市一、二、三等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奖近4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发明奖一、二等奖1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年发表论文200余篇以上。7篇博士论文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特别是学院依托学科的 SCI 、 EI 、 ISTP 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数已经名列国际同类学科第一, 成功举办已有百余年历史被誉为“世界纺织界的奥运会”的世界纺织大会, 学术水平得到国际认可,学科的总体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教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特聘和兼职特聘教授 5 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 2 名,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 10 余名中青年教授兼任着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的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以及重要学术刊物的主编和编委; 19 位教师拥有海外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经历。学院教职工118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96名。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正高职称教师 28名,副高职称教师4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90%以上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70%以上。
学院拥有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产业用纺织品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数字化纺织服装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生态纺织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计量标准认证的“纺织检测中心”,以及学院级纺织中心实验室、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和生物医用纺织品研究中心等教学研究基地。基地拥有仪器设备 2100 多台套,价值近 3800 万,其中大精仪器设备近 60 台套。松江校区基地面积为 11000 平方米。
学院与美、英、法、葡、捷和澳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 10 余所高校建立有密切的多种形式的合作科研及人才培养联系。现有 10 余项国际合作项目和近 30 余位中外合作培养的研究生。近七年,研究生就业率连续保持 100 %。
东华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办首批批准设立的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纺织学院是全国纺织工程领域教育协作组组长单位,经过十多年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已形成了纺织领域工程硕士较为完整的培养模式,制定了“纺织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纺织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方案”和“纺织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等系列文件。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近年来为全国大中型纺织企业培养了200余名纺织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这些人大多已成为所在企业技术与管理骨干,并为所在企业和纺织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其中1名工程硕士毕业生被“全国工程硕士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工程硕士称号(全国纺织工程领域唯一的一名)。一名教师获得“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二、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各类纺织材料及其纺织制品的设计、生产加工、检测与控制及应用等方面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现代纺织材料和纺织制品的设计与应用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现代纺织加工理论(包括工艺与设备等)、现代控制理论及方法、试验技术与产品性能分析,具有从事新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生产工艺设计与实施能力、生产过程与设备管理和革新能力。不但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可以从事理论研究,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解决工程实践中出现的实际技术问题,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工程领域的科技资料和文献。
三、领域范围
由于工程硕士直接为工厂企业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行业特征比较突出,行业的覆盖面归纳起来可分为:棉纺加工工艺与设备、毛纺加工工艺与设备、麻纺加工工艺与设备、绢纺与丝绸加工工艺与设备、织造加工工艺与设备、针织加工工艺与设备、非织造加工工艺与设备、纺织品设计及性能与开发。
根据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领域范围可分为:纺织原料的选配、测试与性能分析及初加工;纺纱、织造、针织、非织造加工过程的技术方案制定,质量与设备管理;纺织产品的设计与新产品开发;纺织品服用性能测试分析与改进。
四、课程设置
基础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外语、数理统计、计算方法、计算机技术应用、知识产权法。
技术基础课:纺织最优化设计与应用、纺织材料检测技术、纺织应用化学、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现代企业制度、环保概论。
专业课:纺纱工艺理论与新产品开发、织造工艺理论与新产品开发、现代纺织加工技术、服装人体工学、纺织品检验理论与实践、纺织品舒适性与功能服装、纺织品设计与CAD应用技术、消费者行为学、新型纺织服装材料、纺织品功能结构设计、纺织品视觉艺术设计等,以及培养单位和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上述课程可定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培养对象进行组合或增设。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五、学位论文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应包括文献阅读、选题调研及其报告撰写、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或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改造与开发等)以及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等环节。
结合企业的实际课题进行研究工作,根据研究结果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可为新的纺织品研究、设计和开发,研究成果必须介绍研究方案、思路、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结果以及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设计成果必须给出设计方案、比较、评估、设计计算说明书、完整图纸;产品开发成果必须提供产品特性分析试验报告、产业化途径和生产工艺方案、市场前景推测等;论文亦可为纺织产品生产设备或工艺过程的技术改造和革新成果,应该具有对原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技术评价,改造和革新方案的评述及结果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分析,特别对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提高程度分析。对于纺织品质量控制、检测和试验成果,必须给出试验方案、完整的实验数据、数据处理分析方法、试验结果评价和分析;对于纺织品生产管理成果,必须给出新的管理理论体系,对企业产量和质量作效益分析,并给出创新的管理信息系统。
六、研究方向
纺织工程是研究纤维及其制品性能、纺和织的加工工艺、纺织制品质量检测及控制、纺织设备及其自动化以及纺织品生产与管理的工程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各类纺织品的设计、生产加工、性能检测与控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数字化纺织工程、中国古代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纺织生物材料与技术、纺织复合材料。
更多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