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染整)
摘要:纺织工程(染整)是研究纺织品染整加工工艺、质量检测及控制、染整设备及其自动化以及染整生产与管理的工程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染整工艺设计、生产加工、成品性能检测与控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研修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理论课、外语课、数理统计、计算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表面活性剂及化学、有机化学、染整工艺理论、功能整理、生物染整技术、现代染整技术及设备、染整生产管理等。
一、领域介绍
染整工程领域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从事纺织化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单位之一,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是“211工程” 和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
经过几代人的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勇攀高峰,染整工程领域获得了迅速发展,已初步形成师资力量雄厚,设备齐全的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相结合的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染整工程领域拥有正副教授17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7名。设有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纺织面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染整分部)。拥有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最齐全的实验仪器设备,与国际上许多大学和跨国公司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1980年以来,染整工程领域承担了百余项科研项目,其中60余项获得国家、部委和省市级奖励,这些奖励中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星火二等奖1项、教育部十大科技进展1项、上海市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中国纺织工程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纺织部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上海市星火二等奖2项等。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激光对纤维表面的改性作用研究” “超临界流体对纺织品的染色和功能整理” “清洁染整加工技术” “纳米技术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常压等离子体染整技术” “导电纺织品的研究” “生物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有机硅衍生物的合成及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特种固相印花技术研究” “含氟固色剂的合成和应用” “纺织品测色与配色技术”等。
染整工程领域为研究型的教学科研单位,科学研究和教学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理论学习与实验技能训练并重,注重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服务、奉献精神的培育。染整工程领域每年以“轻化工程”专业在全国招收70名左右本科生,以“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专业招收硕士生90余名,博士生近20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已培养了养本科生2800余名,硕士生300余名,工程硕士近20名,博士生55名。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享有在英联邦国家免试开业的资格。
本工程领域是旨在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工程型、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从我国染整学科的实际出发,结合我校的优势,本领域包括了纺织品印染工艺与技术、纺织品功能整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印染工业与环境、新型纺织化学品、生物技术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纺织化学品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等研究方向。
本工程领域在培养本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与丰富的经验。以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如染整工艺原理、有机结构化学、表面活性剂等)为指导,与染整加工工艺流程及工程实际相结合,实现纤维制品、染整工艺、染化料助剂、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产品性能测试和评价一体化与开发。
本工程领域在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方面有着规范的制度和严格的要求。为了加强染整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学校从相关专业中选择了一批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功底,又具有丰富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实践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组成了染整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导师组,从而为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较宽知识面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工程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侧重染整工艺设计、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工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和训练,重点在新型染整工艺、染整生产管理、染化料助剂、功能整理等工程技术人才,能够掌握染整工程技术领域的坚实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分析技术,为企业输送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较熟练地阅读染整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会话和写作能力。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和阅读,能够获取专业信息。
三、研究方向
1、纺织品印染工艺与技术
2、纺织品功能整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印染工业与环境
4、新型纺织化学品
5、生物技术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6、纺织化学品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四、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应用价值。能运用现代工程方法解决一个较为完整的技术或工程问题。课题从应用类研究课题、企业技术开放或产学研联合研发基地中选取,问题具有代表性,解决问题能反映相应知识领域的特点。成果要求实际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报告)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独特见解。
五、考试科目
1、全国联考GCT
2、染整工艺原理
3、专业综合(面试)
更多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