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2014年工程硕士招生领域(生物工程领域)
来源:东华大学网 阅读:703 次 日期:2014-06-23 16:09:46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东华大学2014年工程硕士招生领域(生物工程领域)”,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生物工程领域

摘要:

生物工程专业是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生物体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或改造环境的应用技术体系。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生物医药、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方面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检测与控制、管理与维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研修的主要课程有:分子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药物化学、高等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反应工程、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新药研发学、有机合成化学、酶学与酶工程、发酵工艺学等。

一、概述

生物工程作为迅速发展的新型学科之一,被世界各国视为一项高新技术,它对于提高国力,迎接人类所面临的健康问题、环境问题及经济问题的挑战至关重要。生物工程专业是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生物体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或改造环境的应用技术体系。近年来,各发达国家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进行生物工程的开发,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成果方面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学科发展,使得生物医药行业已成为各国21世纪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我国也已将生物医药行业作为经济中的重点建设行业和高新技术中的支柱产业,我国成立的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都将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其中需要加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国家急需从事生物制药产品开发、生物工程产品研制开发、生物加工过程的检测与控制、相关生产过程的管理与经管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工程领域与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制药工程及计算机技术等工程领域密切相关。

二、培养目标

培养生物医药、生物、轻工、食品、农业、生态、环保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相关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工程领域的培养重点为造就一批既懂得生物工程基本原理以及生物制药基本原理、又掌握工艺实施过程中分析技术,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应用现代管理理论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和企业管理人才。本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工程领域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生物工程领域工程技术研究、改造、开发与应用等能力。

三、领域范围

本领域主要覆盖制药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基因工程、生物反应器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医用生物工程和生物工程企业管理。

四、课程设置

基础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外语、数理统计、计算方法、计算机技术应用。

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分子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药物化学、高等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反应工程、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新药研发学、有机合成化学、酶学与酶工程、发酵工艺学等以及培养单位和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上述课程可定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培养对象进行组合或增设。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

五、学位论文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应包括文献阅读、选题调研及其报告撰写、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或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改造与开发等)以及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等环节。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技术改造提出的实际问题。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实际应用价值,密切结合研究生所在企业技术改造、革新和引进等技术难题和科技攻关项目。其研究课题可以是生物工程相关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或技术改造,如生物技术制药的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等。

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深度和先进性。论文应有解决生物工程相关的研发和技术攻关的能力。具有对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并且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论文的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和产品研制报告,也可以是研究论文。

六、研究方向

01肿瘤,心血管等重大疾病防治新药研究开发

02工业生物技术

03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

04纳米生物科技

七、指导教师

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拥有一批治学严谨、造诣深厚、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与企业合作实践经验的著名教授,这些教授都有国外学习或工作背景,专业涵盖药物化学、药理毒理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药物分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药用材料学等领域。这些教师大多数都亲自担任工程硕士的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指导。同时,学院还聘请具有前沿研究课题的资深教授和企业高水平的专家开设学术讲座。

生物工程领域个研究方向指导教授:

01肿瘤,心血管等重大疾病防治新药研究开发方向:陈志龙教授、邵志宇副教授、李洪启副教授

02工业生物技术:洪枫教授、朱利民教授、孟清教授、肖君华教授

03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莫秀梅教授、张彦中教授、何创龙副教授

04纳米生物科技:史向阳教授、周兴平副教授、陈志龙教授

八、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共三门: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简称GCT):全国统考。

专业考试(笔试):由我校自行组织考试。

具体考试科目为:生物技术,参考书籍:《生物工程概论》 廖湘萍 科学出版社

综合测试(面试):学校自行组织。

更多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网站声明| 网站帮助|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简要咨询须知| 加入群交流| 手机站点|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 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