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成立至今历时80余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在国家和地区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以及卫生政策的研制与评价中发挥了积极和重要作用的科研与教学机构。是全国公共卫生领域名列前茅的科研教学基地。学院始终以为国家培养高质量预防医学和卫生管理高层次人才为己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我国的疾病防治、预防保健及卫生管理工作,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业人员。
学院目前设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下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卫生经济学”、“妇幼卫生”、“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劳动卫生”为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第二轮)。设有“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和研究合作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卫生技术评估和管理合作中心”等科研机构。2010年3月组建成立“全球卫生研究与培训中心”。继2003年成为全国首批公共卫生硕士招生单位以来,2010年12月被教育部确认为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改革试点单位。学院还与多个著名国际机构和学校有着长期合作关系,如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银行(WB)、欧盟(EU)、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波斯顿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杜兰大学、夏威夷大学等,为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提供了优越条件。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8人,教授32人,副教授24人。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22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68人,占教师总人数的69%,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98%,高级职称教师授课时数平均占90%以上。
学院教师队伍中拥有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青年精英、上海市优秀教师、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上海市曙光计划学者,复旦大学教学名师、复旦大学世纪之星。目前,学院各学科正在形成以45岁左右的骨干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院通过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为提高本科教学水平打下坚实基础。2006~2011年学院获得的科研经费为2亿多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十一五支撑项目;“863”项目;上海市曙光计划;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的支持。并获世界卫生组织、欧共体科研项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ogarty国际中心全球卫生框架计划资助项目、中美NSFC与NIH生物医学合作试点项的支持。另外还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奖项众多。
专业设置
学院现设有2个本科专业,即预防医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预防医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卫生防疫保健、卫生监督、卫生行政工作和预防医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检测的基本训练,并具有卫生防疫、传染病与职业病控制、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主要基础课程包括: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主要专业课程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微生物学、儿少卫生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等科目。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卫生防疫检疫、卫生监督等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工作;进入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进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及各级医院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下简称“公管专业”)主要培养既掌握现代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管理技能与手段,又具有公共事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研究与实践能力的公共卫生事业复合型管理人才。要求学生了解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趋势和医学科学基本规律,掌握比较全面的医学社会学知识和有关的政策法规。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管理学导论、经济学、公共关系学、财务管理、正常人体形态与功能学、疾病机制、预防医学导论、管理心理学、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医院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运筹学、医学保险、卫生政策研究等课程。毕业去向主要为医学院校以及国家各级卫生行政机构、医疗保险部门、医学研究部门及医院等单位从事医药卫生科学管理与研究工作。
学院与上海市多个区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和卫生监督所等本科生实习基地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奖助计划和学术研究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学院奖学金资源丰富,每学年在校本科生奖学金覆盖比例高达40%以上,包括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奖学金和校外冠名奖学金等,激励学生本科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
学院鼓励学生早期参与科研活动和进入专业实验室,通过让学生选择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或学生自己设立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研究项目,建立课题征集、项目评审、执行与考核、项目档案管理等教学管理程序与方法,实现本科生早期参与科研活动。
本科生毕业流向情况
本科生近三年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毕业去向比较集中。2009年至2011年,各年本科生就业排名前三位的行业依次为事业单位、考研升学、公司企业。三类行业就业人数比例波动不大,其中事业单位去向的人数占当年毕业人数的比例维持在40%左右,有稳步增长的趋势。本科生继续升学深造的比例也较高,每年升学的人数占到总毕业人数的20%以上。
学院网站:http://sph.fudan.edu.cn
更多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