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是学院重点发展建设的骨干院,设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等5个专业,在校生1300余名。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0余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2名、讲师和工程师20名。专任教师中有工信部机械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全国机械行业机制、数控、模具和材料成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1名,辽宁省、沈阳市行业学会常务理士3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省级骨干教师2名,市级拔尖人才1名。
近几年,学生、教师连续在全国及省市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5个、个人单项第一名6个,教师编写著作、教材近90部,在国级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和省级教学改革成果15项、省市科技成果奖6项,取得国家专利7项。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5个专业都被教育部列为重点建设专业,都获得了财政部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的支持。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等4个专业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是全国机械行业示范专业,是教育部确定的承担“专业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建设任务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是教育部确定的承担“国家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和“国家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任务专业。
机械工程学院有全国制图员职业资格认证辽宁地区惟一的报名点,是数控工艺员职业资格鉴定的报名点、培训点和考核点,是清华大学指定的PRO/E软件认证的报名点、培训点和考核点,是数控编程师考核标准的制定单位,是全国数控职业标准培训教材的编写单位,是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确定的职业技能鉴定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有价值2000余万元技术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教学实习、实训条件优良。建有机械加工、模具制造、数控加工与维修、焊接技术、材料成型、工种轮换等6个总面积超过万平米的实训车间,以及先进制造技术、CAD/CAM、液压气动、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焊接机器人、材料检测、数控加工仿真等17个与企业全面接轨的实训室。
机械工程学院办学特色突出,始终坚持“面向市场办专业,突出职业素养育人才”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零距离”对接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建立了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于一体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广阔的就业空间。多年来,机械工程学院建立了以辽沈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毕业生就业网络,与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泵业(沈阳)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顶益食品有限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通用北盛汽车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沈阳三一重装、沈阳金杯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辽宁巨子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沈阳三洋重工集团、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沈阳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铸造研究所、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青岛海尔、辽河油田派普钻具制造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山崎马扎克大连有限公司、大连STX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结成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基地,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可靠保障,连续多年就业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率均在95%以上。
专业介绍
1.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介绍
建设成果: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是学院机电设备类专业的龙头专业,是辽宁省首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是国家“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专业,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是国家级精品课建设专业,是辽宁省省级示范及品牌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高职“数控技术应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承担单位。
专业教学团队是省级教学团队。多年来,学生在参加的各级各项职业技能竞赛中有60多人次获奖,其中13人在全国数控大赛中获优胜奖。专业教师编著科技丛书12本,主编教材15本,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科技攻关项目5个,获国家专利5个。
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动技术、电工电子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数控自动编程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车工实训、钳工实训、数控实训、数控专业综合能力实践。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装备制造业,培养具有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精操作、能编程、知工艺、懂管理、会维修,在生产一线从事数控设备应用、维护、管理及售后技术服务的高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
数控设备操作工;数控设备维护安装、调试、检测与维修人员;数控加工编程与数控设备售后技术服务人员;数控加工工艺与生产车间现场管理人员。
教学团队:现有教师25人,其中10名兼职教师是来自沈阳机床集团等企业的技术或技能骨干。专任教师中具有企业经历的9人,“双师素质”教师9人,副高以上职称占42%,研究生1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1人,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数控类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1人,在全国数控大赛和沈阳市比赛中4人获第1名、1人荣获第2名、1人荣获第4名。
就业方向:携手以沈阳机床集团、沈阳六○六研究所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装备制造领军企业,构建了“3个1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工学交融”教学模式,坚持“质量求生存,品牌促发展,创新赢机遇”的办学理念,实现了让学生在职教的服务中增值的办学目标。
2.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介绍
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拨动技术、电工电子学基础、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装备、机械CAD/CAM(Pro/E软件应用)、设备电气控制技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生产作业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模具技术基础、车工实训、钳工实训、工种轮换实训、机制专业综合能力实践。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装备制造业,培养具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机械加工实践技能,精操作、会维修、懂管理、知工艺,能够胜任生产现场操作、生产组织和管理、基本工艺文件制订和产品销售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专业特色:
长期以来与世界500强企业米其林沈阳轮胎公司紧密合作,与康师傅、辽宁恒力等企业共建校企合作班。
2007年被评为沈阳市示范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机械行业特色专业。
3.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介绍
焊接技术自动化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重点建设的国家高职院校示范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主要面向装备制造业,培养能够胜任生产现场操作、基本工艺制订、工艺设计、结构设计、生产组织和管理和产品销售等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熔焊基础、焊接方法与工艺、焊接结构生产、焊接生产检验、铆工工艺学、焊接技能实训、焊接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等。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 2007 年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焊接结构生产》课程 2009 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压力容器结构生产教学软件》在2009年辽宁省教学软件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北方重工集团、沈阳鼓风机集团、鞍钢集团公司、沈阳606研究所、沈阳铸造研究所、东电第一工程公司、通用北盛汽车等行业主导企业就业,2008、2009、2010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100%。
4.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介绍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重点建设的国家高职院校示范专业。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机械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电子学基础、设备电气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材料成型工艺基础、材料成型基础、材料成型工艺及设备、合金熔炼技术、材料成型检测技术、车工实训、焊接实训、材料成型实训、材料成型专业综合能力实践。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装备制造业,培养具有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精工艺、会检测、能维护、懂管理的工程实践能力,在生产一线从事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铸造和锻造工艺实施、质量检测、设备维护、生产现场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5.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介绍
建设成果: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重点建设的国家高职院校示范专业。是国家级精品课建设专业,是辽宁省省级示范及品牌专业。
专业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多年来,学生在参加的各级各项职业技能竞赛中有20多人次获奖,其中5人在全国模具大赛中获优胜奖。专业教师编著科技丛书6本,主编教材13本,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完成科技攻关项目2个,获国家专利1个。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冷冲压工艺与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与塑料成形设备,机械CAD/CAM,特种加工技术、车工实训、电加工实训、模具钳工实训、专业综合能力实训。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装备制造业,培养具有与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具有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具有较强的模具制造技术及模具技术应用能力,“能设计、懂工艺、会操作、知管理”,在生产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制造、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机械设备维护安装、调试、检测与维修人员;模具设计、生产及售后技术服务人员;模具加工工艺与生产车间现场管理人员。
教学团队:现有教师15人,其中8名兼职教师是来自沈阳金杯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沈阳213厂等企业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师。专任教师中具有企业经历的4人,“双师素质”教师4人,副高以上职称占60%,研究生2人,国家级专业带头人1人,全国机械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1人,辽宁省模具学会秘书长1人,沈阳市模具协会会员5人。在全国模具大赛考评员2人。
专业特色:与以沈阳金杯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沈阳213厂、沈阳铁路信号模具公司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装备制造领军企业,构建了“3个1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工学交融”教学模式,坚持“质量求生存,品牌促发展,创新赢机遇”的办学理念,实现了让学生在职教的服务中增值的办学目标。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