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历史
工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2002年,学校学科调整重组,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和农业工程研究院三个单位合并组建成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学院下设农业工程、车辆与交通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和机电工程4个系,设有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心,以及部分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重点实验室及研究中心。学科建设涉及农业工程、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和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其中,农业工程学科目前是该一级学科全国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创建于1952年,是国内最早的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点之一,曾诞生了我国第一号发明专利,分别于1988年、2002年和2007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农田作业机械化、农业机器人技术、秸秆加工及其转化利用、牧草、饲料加工技术装备、农产品干燥理论与技术装备、农业装备机电一体化、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车辆人机工程学等优势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先后获得了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教育部、农业部及其他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0余项。
工学院共有6个本科专业,可基本归为机械工程大类和农业工程大类。
机械工程方面,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和工业设计这四个专业。在农业工程方面有农业工程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这两个专业。其中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车辆工程专业都是国家级的特色专业。
这6个专业以学院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为依托,底蕴十分深厚。此外,学院还特别注重教学的国际化。从今年起,农业工程已经与美国普渡大学的农业生物工程系进行二加二的联合培养,相应的课程可以互认。普渡大学的农业与生物工程系是在全美连续5年排名第一的专业。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