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全球化、数字化和媒体融合新形势下的大众传播需要,不仅具备新闻传播专业素养、知识和技能,而且具有法律、经济和外语方面的专长,能进入高校研究生院进一步深造,以及在新闻、出版和公关、广告机构从事采编、宣传、策划、公关、广告、信息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培养要求:
熟悉国家在新闻传播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整合传播素养、较强的文字功力、熟练的新媒体传播技巧和一定的管理才能;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阅读和交际,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具有创新精神。
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养成运动的习惯。
三、学制与学位:
实行弹性学制,学制一般为四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要求学生四年中修满16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共143学分,占总学分的89%,具体分布如下:
1、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15学分;
2、通识基础必修课24学分;
3、通识基础选修课14学分;
4、专业必修课53学分;
5、专业选修课35学分。
开设专业系列讲座——“传媒人大讲堂”,请资深和新锐新闻与传播学者、业界名家以及管理部门有关主管担纲,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学术和业界动态,开拓视野,增加见识。此项学习内容不计学分。
五、主要课程:
新闻学原理、媒介素养、新闻法规与伦理、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专业英语、新闻英语视听说、传播学原理、传播研究方法、广告学、公共关系学、媒介经营管理等。
专业选修课共分五大类,学生必须选够35学分。
(1)新闻类:专题报道、新闻英语视听说、新闻英语阅读、视听语言、广播节目策划、广播节目制作、电视采访与写作、电视摄像、数字节目制作、电视编辑,学生须从中选修不低于6学分。
(2)传播类:传播统计学、数字媒体基础、营销传播策划、跨文化传播、媒介融合理论与实务、新媒体概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多媒体运用,学生须从中选修不低于9学分。
(3)电影文化类:影片解读、纪录片创作、电视文化研究、大众传媒与文化、影视美学选讲、影视剧创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作品选讲、当代文学作品选讲、外国文学,学生须从中选修不低于8学分。
(4)人文社科类:当代中国文化与思潮、当代西方文化与思潮、西方政治学、国际政治、比较政治学、法理学、经济法概论、国际金融、制度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微观)、西方经济学(宏观)、传播社会学,学生须从中选修不低于10学分。
(5)工作室课程类:电视新闻工作室、报纸编辑工作室、纪录片工作室、品牌公关工作室、播音主持工作室,学生须从中选修不低于2学分。
六、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计学分的学年论文(2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专业实习(5学分)、毕业论文(8学分),总计17学分。实验课程部分与理论教学相匹配。不计学分的实践环节包括军训和课外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
课外奖励学分包括运动队学分、艺术团学分、公开发表专业作品、公开发表论文学分。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