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拥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设有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硕士授权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管理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会计学、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和金融学等8个二级硕士授权学科,以及工业工程、工商管理硕士(MBA)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文管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在本院设有会计实验室、财务与投资实验室、企业管理实验室、营销管理实验室、经济与贸易实验室、实验经济学实验室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学院拥有藏书丰富的专业资料室和8个校外实习基地。
经济管理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03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43人,占教师比例61%;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1人,占教师比例4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93人,占教师比例90.3%。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市属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北京市市属高校高层次人才,有北京长城学者、北京市创新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人才的学术骨干;另外还有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其他一级学会常务理事与理事,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国家注册审核员、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资产评估师、公司独立董事等,他们分别在数量经济与博弈实验、知识管理、科技管理、证券投资、质量管理、资产评估、人力资源、企业成长与并购、财务会计、企业管理教学与循环经济学科研领域颇有建树,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院利用北京市专家人才优势,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等著名科研机构,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等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为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决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院拥有北京市市级学科科研平台──北京知识管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市人才强校计划学术创新团队──知识管理研究创新团队、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企业管理。在平台基础上,建立了三个校级研究机构—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知识管理研究所和企业成长研究中心;还建立了实验经济学研究中心、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知识工程研究所、职业与信息工程研究所、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等8个研究机构,以及知识管理、实验经济学等科学研究实验室。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爱尔兰都柏林格林菲斯学院开展了2+2模式的合作办学;与爱尔兰考克大学开展了2+2、3+1模式的合作办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帕克赛德校区合作开展学生交换培养和3+1模式的合作办学;与美国博林格林大学开展了2+2、3+1模式的合作办学;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开展了2+2、3+1模式的合作办学;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亚琛大学进行知识管理研究、消费类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评价技术方面的学术交流;举办了实验经济学、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共享技术、WTO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全球经济中的中小企业等国际会议与全国重要的学术会议,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学院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5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共3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北京市教育教学(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性行业科技奖励6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40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00余篇。获得软件著作权30余项。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