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简介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网 阅读:948 次 日期:2014-08-08 11:56:53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简介”,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是中国矿业学院1950年创建的建设系,从1950年1965年,培养本科生16届共1500人。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矿业大学形成两地办学的格局,1978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成立,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和矿山工程力学专业恢复研究生招生,1997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成立,于1998年恢复本科招生,而原来的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和矿山工程力学专业也更名为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力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于1999年恢复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工程力学专业于2000年恢复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当时隶属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和基础学院,2002年,土木专业、工程力学专业和建筑学专业分别从资源与安全工程系和基础系分离合并成立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于2002年成立后,始终将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首要目标,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在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建筑工程系和工程力学系,建设了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建筑物理模型等实验室,为全面提高教学、科研、生产实践打下了良好基础。2002年9月,学院招收了成立后的第一届本科生4个班,加上从资源与安全工程系和基础系分离出来的三个专业的本科生9个班,总共13个班401人,研究生155人,学院学生总数为556人。随着学院的发展,2004年,学院进行机构调整,成立了工程力学系、土木工程系、建筑系和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力学研究中心。2000年,学院建成岩石混凝土破坏力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5年,以该实验室为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整合相关学科优势资源建成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在深部岩土力学和城市地下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成绩显著,为能源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8年,以学院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为主体的实验室获准建立了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一期建设完成。

长期以来,学科建设是学校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翻阅历史,1950年,始建土木工程学科(矿山建设工程);1981年,矿山建设工程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矿山建设工程(联合矿山工程力学)获批国家重点学科;1999年,获得土木工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2001年,岩土工程、工程力学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工程力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整体授予权、工程力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整体授予权、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岩土工程、工程力学再次通过全国重点学科评审;2008年,土木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学科建设的发展,使得学院所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逐渐增多,专利、论文等科研成果不断增加,研究生生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目前,学院下设工程力学系、土木工程系、建筑系3个系,以及工程力学研究中心和岩土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心,具有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和建筑学3个本科专业,以及工程力学、岩土工程、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系统分析、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工程管理、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设计艺术学、美术学16个硕士点和工程力学、岩土工程、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系统分析、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工程管理、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等12个博士点,学院具有工程力学、土木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单位(岩土工程、工程力学)。学院建立了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留学生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2002年学院成立以来,已培养本科毕业生1200余人,研究生800余人。目前学院在册学生总数为1488人,其中本科生697人,研究生791人(硕士650,博士141),研究生人数多于本科生人数,为名符其实的研究型学院。学院拥有雄厚的教学、科研师资实力,现有教职员工8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23名,副教授(含高工)30名。学院成立8年来,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共出版学术专著近20部,发表研究论文近1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50余篇;本科教学从2002年以来,已获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5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承担科研课题150多项,包括国家973项目课题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50余项纵向课题以及其它横向项目等;研究成果共获奖项5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9项,省部级奖项50余项;科研经费从2002年的每年200万元,目前增加到每年4000余万元。现我院已建成了1个国家级研究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部级研究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及优秀教学团队;我院的毕业生中,有一位院士,一位科技部副部长,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和数十位司局级干部。

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与美、英、德、法、瑞士、波兰、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每年派出10多人次出访开展合作研究,并邀请10余名国外知名学者前来访问讲学。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Nottingham)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并与英国贸工部、欧盟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做为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正向世界一流的能源大学目标迈进,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以崭新的姿态昂首前进。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新媒体/短视频平台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099533/13759567129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
咨询QQ:1093837350(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