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专业(本科)
学制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未来济时代需要及适应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终生学习能力,掌握信息获取、传递、加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企业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科研、教育、企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信息学科的教学、科研、应用、管理等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通信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系统及应用、DSP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
专业特色及优势:本专业涵盖信息处理和信息可视化两个专业方向。坚持“三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国内外结合”的原则,面向应用,以“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为目标,将三个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融合和渗透,培养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及3D可视化,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就业去向及前景:毕业后可在工业与电气工程、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如航空航天方面的研究所、海尔、海信、鲁能集成电子、华为、中兴、大唐电子、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广电领域等)从事研制开发、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就业的方向可为:①数字电子线路方向:从事单片机、FPGA、微机接口的开发。②多媒体方向:各种音频、视频编码、解码。③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④搜索方向:要求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背景。⑤还有很多方向,比如通信方向、汽车飞机的控制电路和协议等。
升学与就业典型案例:2011届毕业生梁晓芬考取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生,2011届毕业生吴敏考取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2011届毕业生吴高波就职于莱西市院上镇政府。2010届毕业生贾倪考取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2010届毕业生王腾考取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2010届毕业生关婧涵就职于广西国家电网百色供电局。2009届毕业生聂臻考取复旦大学研究生,2009届毕业生徐秀考取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2009届毕业生王炳超就职于招远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