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14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来源:北京大学网 阅读:919 次 日期:2014-08-15 22:50:29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北京大学2014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早在20世纪初,李大钊等北京大学的师生就在北大开始了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从那时起,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薪火一直在北大师生中延续相传。成立于1992年4月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秉承北大师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光荣传统,又努力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北大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以及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

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所5个研究机构。跨学科的关联研究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重点基地)、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和谐社会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公民教育研究所、环境政治研究中心等。现有在岗教职员52人,其中教员46人,管理人员6人。教员中有教授2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9人),副教授2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讲师4人。50岁以下的教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问题研究6个二级学科;还有科学社会主义(国家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3个二级学科,分别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现有博士生57名,硕士生53名,有博士后研究人员4名。学院每年接受国内外20多位访问学者和进修教师。

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全校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其中《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现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其他课程在校内外也有重要影响。学院重视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相互促进。由学院教师承担的省部级以上重大课题中,完成了一批很有影响的科研成果;通过学校“985”和“211”工程教学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普遍提高。2005年以来,学院教师共出版著作(含教材)近200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获得各种科研奖励120多人次。学院有多位教授在国内外相关学术领域享有盛誉,有10多位教师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课题组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发挥着重要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作用。学院经常举办各种理论研讨会,发挥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同时积极为学生提供拓展视野、参加学术研究实践的机会。近年来,学院与韩国瑞江大学、台湾元智大学、波兰罗兹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等相继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扩展了学院师生对外学术交流的渠道,并联合举办了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新媒体/短视频平台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099533/13759567129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
咨询QQ:1093837350(9:00—18:00)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