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起源于1985年创立的北京广播学院管理系,2002年5月,原北京广播学院管理科学系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东校区经济管理系合并成立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2011年5月,学院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以“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新知、服务回馈社会”为己任,恪守“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不断开拓进取。学院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为基础,多学科交叉融合,以传媒经济与媒体管理为特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同时也是传媒经济与媒体管理的学术研究中心,为各级政府、媒体行业企事业单位提供理论支持和咨询服务。
2011年,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在校学生1052人,其中博士生32人,硕士研究生103人,本科生917人。学院设有:经济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和公共管理系。
学院目前拥有博士点1个:传媒经济学,5个硕士点:传媒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产业经济学,1个专业硕士方向:艺术管理。
本科教学由经济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和公共管理系承担,拥有经济学(传媒经济管理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文化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管理(制片管理方向)、文化产业管理(文化经纪方向)和行政管理等10个本科专业。
一、人才培养
近年来,学院不断提升教育思想与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围绕我校“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学院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为核心,致力于将主流的学术范式服务于文化产业和传媒产业的经营管理教学与研究。在十一五期间,学院通过调整科系和专业设置进一步规范教学体系,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上融合多学科交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本科教学计划进行大幅度地改造,实行宽口径的大类招生模式的人才培养计划。优化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完善的教学体系,实现了现代化教学。
十一五期间,学院拥有校级教改项目4项,校级优质示范课9门,教材建设项目5项,校级精品课1项,优秀教学团队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教学成果奖6项。在规范的教学和科研引导过程中,我院学生获得了全面锻炼,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共有:北京市三好学生10名,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2名,中央三台优秀班集体2个,北京市优秀班集体4个;国家奖学金58名,中央三台奖学金75名。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总体上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2008年到2010年的就业率连续3年保持在95%以上;就业单位包括政府机关和研究机构、大型国有企业、传媒及文化机构、跨国公司等。毕业生中继续在国内或国外攻读研究生的比例从2007的19%上升到2010年的27%。
二、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师85人,专任教师75人,在专任教师中,教授有12人,副教授2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拥有硕士学历的教师31人。此外,我院还聘请了政府领导、业界精英和国内外知名学者、权威专家20余人作为我院兼职教授、兼职导师、客座教授,补充了学院的师资力量,丰富了学院的师资层次。
三、国际交流
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外事工作越来越重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增进学院与国外大学的互相了解,提高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打造学院声誉和品牌。近年来,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合作规模与深度逐年递增,合作项目涉及北美洲、欧洲和亚太等国家和地区,年均接待外宾10余次,外宾人数百余人次。仅2009年,学院就接待国外参观、交流、来访共9次,接待国外专家30余人次,并正在积极与国际院校关于学生培养、学术交流方面积极建立联系,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德国的吉森大学,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法国的巴黎第九大学探讨合作和人才培养方案。
四、实践教学设施
经济与管理学院具有完善的实践教学设施。目前我院拥有媒体经营系统模拟实验室和两个计算机房。媒体经营系统模拟实验室与机房现用房面积300余平方米,实验仪器总价值200余万元。目前拥有企业竞争战略模拟、市场营销模拟、会计模拟、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国际贸易模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12套教学模拟操作系统,可供十余门课程和部分专业实习使用,满足学院本科和研究生教学需要。
经济与管理学院已经与京内外的12家知名传媒机构、文化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为我院师生的业界锻炼和业务实习提供了重要保障。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