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是安徽省高校中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院系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省立安徽大学建校时就设立的物理系。此后,几经分合重组,直至2000年3月,在原物理系的基础上成立了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近八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辛探索和开拓创业,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渠道不断拓展,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自动化等五个本科专业的理工类综合性学院。
学院现有办公、教学科研、学生社团等用房2231m2,物理实验大楼7600m2,工科实训基地1605m2。设有物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自动化五个系;现有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博士点两个,有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生物物理、物联网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九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一个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原子与分子物理实验室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光学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基础物理实验室为省级基础实验示范中心。学院建有物理学基础实验中心、电子与通信基础实验中心、工科实训中心、物理学专业实验室、电子与通信专业实验室,共有6588台、价值2920万元人民币的教学和先进科研仪器设备仪器。
历史上,学院涌现过许多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老系主任吴锐参加过居里夫人实验室工作;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杜宜谨曾在我院任教;陆同兴教授曾荣获中国物理学会第六届胡刚复物理奖。另有4人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及优秀教师奖”,2人获“陈香梅优秀教学奖”,3人获“省级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学院还积极探寻对外合作的新途径,先后与国内外一些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年会、全国光学年会和全省物理教学年会。
近年来,学院进一步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目前,一支素质优良、梯队整齐、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14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79人(含在读博士人,研究生10人)。
近五年来,全院教职工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50多项。2007-2009学年度学院科研立项取得突破性进展,连续两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合作承担“863”海洋领域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等重大成果;出版专著、教材11部,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70余篇被SCI、EI收录;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2项,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奖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1项。
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1681人,普通硕士研究生66人,教育硕士研究生72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以建设优良的院风、学风和班风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使学生成为既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又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既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又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既自我发展又能服务社会;既有远大理想又能艰苦奋斗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迈入新世纪的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长足的发展,并已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办学路子。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安徽师范大学的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一定会为安徽以及全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物理与电子信息人才。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