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前身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中文系,1974年成立,1978年12月更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2007年12月改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文学院,2010年3月定为现名,是全校专业设置最早和科类发展最为齐全的院系之一。在3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文学院紧紧围绕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充实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层次,在专业设置上走出了一条由单纯的师范专业向以师范为主,积极发展其他非师范专业的道路。文学院建系初期只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专业。20世纪80-90年代初,专业设置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教师进修班、文秘专科、新闻专科和中文专科等。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专业设置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新闻专科、文秘专科、中文专科、函授专科、函授本科等。2000年至今设置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本科、新闻学本科、对外汉语教学本科、广告学等专业;同时,文学院还承担了全校大学语文、普通话教学及皖北地区中学语文教师培训任务。近年来,文学院办学层次不断提高,中国古典文献学和文艺学先后于2004年和2007年开始正式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点。中国古典文献学2005、2008年先后两次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本科省级精品课程2门: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概论,研究生省级精品课程1门:文艺学;校级精品课程五门: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新闻学概论。文学院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中国古典文献学,校级重点学科2个: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学先后获批为省级扶持教改示范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文学院办学条件好,拥有一大批现代化教学设备,其中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大型“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实验室”目前处于国内领先、省内唯一的地位。
文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6人,其中高级职称4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8人);博士24人、硕士43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省级拔尖人才2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校拔尖人才4人、校优秀主讲教师4人;硕士生导师14人。
近5年来,文学院教师先后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20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教研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5项。
文学院本着“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为生命”的办学理念,在30余年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涌现出众多杰出校友。他们当中,有的长期奋斗在教学第一线,成为全国优秀教师或教学能手;有的在学术上颇有建树,成为知名专家或博导;有的发挥自己的特长,成长为著名作家或导演;还有的已走上行政领导岗位,成为省部级官员;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作出贡献。多年的积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文学院的办学特色是“注重传统、强化技能”。注重传统就是着力培养与提高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强化技能”就是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近年来,文学院各专业形成了鲜明的就业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般到大专院校、中等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与大型厂矿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学、文秘等工作。
新闻学专业一般到广播电视、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工作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对外汉语专业一般到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中外文化交流等工作。近三年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一次性就业率持续保持在80%以上;非师范专业主要面向文化、企事业单位文秘等,地域广阔,一次性就业率也超过55%。所有专业年底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
文学院的学生社团包括淮原文学社、舒柳书协、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公关礼仪协会等。学生社团经常开展丰富多彩,旨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