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研究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 阅读:965 次 日期:2014-10-20 10:03:19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研究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网校上线了!

>>>点击进入<<<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英文名称: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ical BasicB

课程编码:080320006

总学时:32 实验学时:6 学分:2

适用对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大纲主撰人:王欢 大纲审核人:习俊梅

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 本课程是学科基础必修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为将来解决制造中的技术问题打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2. 学习本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能选择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加工参数,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工艺设计和夹具设计的基本技能。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二、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绪论

授课学时: 2

基本要求:

了解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本课程研究内容,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掌握机械制造中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

重点和难点:机械制造中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

第2章:切削过程及其控制

授课学时: 6

基本要求:

掌握切削过程的有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学会分析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物理现象,探讨这些现象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刀具状态监控的意义和方法。

重点:切削过程的有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学会分析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物理现象,以及这些现象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金属切削过程各种现象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3章: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及装备

授课学时: 4

基本要求:

了解零件表面成形原理及机床基本知识,掌握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了解常用金属切削刀具的种类、结构及用途。了解数控机床及数控加工程序编制。了解典型的特种加工方法。

重点: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

难点: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

第4章: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

授课学时: 4

基本要求:

熟悉了解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掌握加工误差的计算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

重点: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加工误差的计算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

难点:加工误差的计算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

第5章:工艺规程设计

授课学时: 4

基本要求:

理解工艺规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掌握拟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工作内容、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掌握尺寸链的计算公式和工序尺寸的计算方法。了解成组工艺原理和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掌握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和机械产品设计工艺性评价要领。

重点:拟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工作内容、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尺寸链的计算公式和工序尺寸的计算方法。

难点:尺寸链的计算公式和工序尺寸的计算方法。

第6章:机床夹具设计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

了解机床夹具的基本概念。掌握工件在夹具中定位、夹紧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掌握常见定位方式的定位误差计算方法。了解常见夹紧装置,了解典型夹具的结构特点。

重点:工件在夹具中定位、夹紧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常见定位方式的定位误差计算方法。

难点:常见定位方式的定位误差计算方法。

第7章: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授课学时: 2

了解当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了解超精密加工技术、工艺特征及其应用范围。了解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和快速响应制造技术。

重点和难点:超精密加工技术、工艺特征及其应用范围。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和快速响应制造技术。

三、 实验

1、 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1 车刀角度的测量和车刀工作图的绘制 2 专业 必修 验证
2 切削力测量 1 专业 必修 演示
3 误差统计与分析实验 1 专业 必修 综合
4 夹具设计 2 专业 必修 设计

2、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1].车刀角度的测量和车刀工作图的绘制

目的和要求:弄清车到各几何角度的定义及其在图纸上的标注方法,掌握测量和绘制车刀几何角度的方法

[2]. 切削力测量

目的和要求:了解车削测力仪的工作原理、调整及标定方法。研究切削切削三要素对车削力的影响规律。掌握单因素法测量切削力实验法。

[3]. 误差统计与分析实

目的和要求:作X-R控制图了解工序质管理的意义;学会判断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初步掌握分析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

[4]. 夹具设计

目的和要求:理解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作用;深入理解工件装夹中的六点定位原理、熟悉过定位、欠定位、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设计基准等基本概念; 学会根据一个零件的工序工艺要求,设计并组装该工序加工需要的合理的组合夹具。

3、考核方式

本课程实验教学部分的考核分2部分进行。第一,考核学生参与实验时的学习、工作态度和动手能力;第二,考核学生的实验成果——实验报告的质量。即将实验前对所作实验的预习情况、实验过程中的态度和动手能力及实验后的实验报告质量作为成绩评定依据,采用成绩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5个等级的实验成绩评定标准。并将实验教学环节的考核先按百分制计,然后按10%的比例计入该课程的成绩中。

四、 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64,其中理论学时56,实验学时8。

内 容 讲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总学时
1 绪论 2 2
2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 6 2 8
3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及装备 4 1 5
4 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 4 1 5
5 工艺规程设计 4 4
6 机床夹具设计 4 2 6
7 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2 2
合计 26 6 32

五、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机械制造基础》 主编:林江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实验指导书:自编

参考书:1、卢秉恒、于骏一、张福润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

2、包善斐、王龙山、于骏一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 吉林科技出版社 1995年。

3、王宝玺主编:《汽车拖拉机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年。

4、周泽华主编:《金属切削原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

六、课程考核

笔试(闭卷),流水作业评卷;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网站声明| 网站帮助|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简要咨询须知| 加入群交流| 手机站点|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 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