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来源: 阅读:1860 次 日期:2015-03-06 14:04:23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注释

作者:佚名

1)耿耿:微明的样子。另一义是形容心中不宁。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

2)助凄凉:《红楼梦》庚辰本另笔涂去“凄”字,添改作“秋”,当是为复叠“秋”字而改,有损文义,不从。

3)秋梦绿:秋夜梦中所见草木葱笼的春夏景象。《红楼梦》程高本作“秋梦续”,“续”与“惊破”相反,又与下句“不忍眠”矛盾。

4)秋情:指秋天景象所引起的感伤情怀。

5)“自向”句:暗用唐代李商隐《嫦娥》诗中“云母屏风烛影深”句意,写寂寞。泪烛,融化的蜡脂如泪,故名。也是以物写人。“移”,《红楼梦》程高本作“挑”,灯草才用“挑”,烛芯只用“剪”。

6)摇摇:指烛焰晃动。爇,点燃。檠,灯架,蜡烛台。

7)“谁家”二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小说中所谓拟其格,这类句法最明显。

8)罗衾:丝绸面子的被褥。不奈:不耐,不能抵挡。

9)残漏:夜里将尽的更漏声。

10)连宵:整夜。脉脉:通“霢霢”,细雨连绵。飕飕:状声词,形容风声。

11)寒烟:秋天的细雨或雾气。

12)滴沥:水珠下滴。

更多信息请查看古诗大全

更多信息请查看 清代
上一篇: 唐多令·柳絮
手机网站地址: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 清代
题画诗 03月02日
入川题壁 12月20日
自题一绝 12月19日
正册判词 12月19日
赞林黛玉 12月19日
杏帘在望 12月19日
问菊 12月19日
题帕三绝句 12月19日
桃花行 12月19日
秋窗风雨夕 12月19日
琴曲四章 12月19日
螃蟹咏 12月19日
警幻仙姑赋 12月19日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网站声明| 网站帮助|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简要咨询须知| 新媒体/短视频平台| 手机站点|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099533/13759567129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
咨询QQ:1093837350(9:00—18:00) 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