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调节的含义
心理,是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称,它是客观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由于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差异,便会产生心理上的种种障碍,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
在机关工作中,由于秘书人员所处位置的特殊,工作任务的繁重,以及社会对秘书角色期望高,因此,秘书在心理上承受着各种压力。如果秘书人员不能及时的克制和调节不良心态,轻则会影响秘书的情绪,重则会危害秘书的健康。所谓心理调节,就是秘书人员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保障心理健康而进行的自我调节与平衡。
有效地进行心理调节,对维持秘书的心理健康,防治秘书身心疾病,沟通秘书的人际关系和提高秘书工作效率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秘书的心理健康
什么是“健康”?传统的概念解释为,身体没有毛病就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解释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安全安宁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体质虚弱”,中美联合编审出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也认为:健康是“使个体能长时间的适应环境自身、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显然,这是大健康的概念,这个概念有三层含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交往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应状态。一个心理健康的秘书,能够随环境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结构,达到同外界的平衡,以显示出较强的适应能力。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目前,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形成定论。据我国学者研究,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有以下十条:
1、情绪安定,积极向上,没有不必要的紧张感和不安感;
2、 知足者常乐,为了将来,面对现实,能克制不现实的欲望;
3、 具有同情心和对事物的爱;
4、具有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胸怀;
5、 具有自信心,又善于同别人交往;;
6、对生理发育的各个阶段,表现出相适应的情绪;
7、能把敌忾心转向创造和建设的方向去;
8、能建设性的处理问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9、能意识到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努力掌握知识和技能;
10、热爱生活并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那么结合秘书的实践,一个心理健康的秘书应具备怎样的标准呢?(讨论0
它们是:情绪稳定,积极向上;具有爱心,善解人意;态度现实,责任心强;灵活多变,适应力强;人际关系和谐,善于交往。
(三)秘书的心理障碍及其形成原因
秘书人员的心理调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维护心理健康和消除心理障碍,以达到适应环境变化的目的。
秘书人员的心理障碍是指秘书在辅助领导者进行决策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消极的、比较稳定的,影响正常行为的心理因素和心理状态。
一个成熟的秘书工作者,除了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外,还应具备健康的心理,能够自觉地使用自己的智慧(智力、非智力、能力)去应付客观环境,达到个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平衡。但是,个别的秘书人员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外部环境下,由于他们看待客观事物的思想、方法有问题,又不善于及时的调节自己的心理与适应客观环境,因而表现出种种不正常的心理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负心理
秘书人员工作在中枢机关,身近领导者,不仅接触机要事项,知悉内部情况,而且经常代领导者传言,被授权处理问题。这种特殊的地位和条件,客观上使一些秘书人员特别是部分青年同志由此滋长自负心理,自视高人一等,出人头地。有的以“二领导”或“二首长”自居,装腔作势,指手划脚,发号施令;有的盛气凌人,态度傲慢,缺乏热情,出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还有的自以为高明,因此固执己见,强加于人,听不得不同的意见。
有自负心理的人,往往由于缺乏自知之明,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知识、才能和前途,没有摆正个人与组织,个人与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不良心理的有害性在于,既妨碍秘书潜能的发挥,又会危害秘书的人际关系,特别是秘书与领导者,秘书同群众及同事之间的关系,造成秘书人际关系的紧张。
2、自卑心理
秘书人员的工作带有明显的服务性、从属性、辅助性。这种从属地位,使少数同志产生了自卑心理,有人认为,秘书工作人员是领导的附庸,劳动成果是为人作嫁,秘书的“自我价值”无法实现,人格受辱,矮人一等;有人对秘书工作的服务性、从属性不接受,只强调参谋作用,不愿意当助手,对“为领导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更是讳莫如深,怕被人说讨好领导。这实际上反映出一种自轻自贱的自卑心理;还有的在领导面前,自惭形秽,自感位卑言轻,唯唯诺诺,毫无个人主见。
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影响秘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工作效率。
3、压抑心理(抑郁心理)
秘书工作要严格按领导意图办事,被动性强,要求秘书人员乐于服务、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可是对那些不愿意“为他人作嫁衣”而追求闻达和自我实现的秘书,就容易产生压抑感,时时处处觉得“低人一等”,有的认为“紧箍咒”太多,制约因素太多,自己想干的而不能干,想说的不能说,不能随心所欲,个人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有的谨小慎微,顾虑重重,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在此情况下,如遇到逆境,受到批评或挫折,更会助长这种不良情绪,或忧心忡忡,愁肠百结行动迟缓,或牢骚满腹,看谁都不顺眼。
秘书人员的压抑心理,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行动迟缓,态度冷淡,因而工作缺乏主动和热情。严重者,可能发展为郁郁寡欢、爱发牢骚,萎靡不振等。长此以往,就会使人变得颓废,沮丧和消沉。
4、紧张心理(焦虑心理)
秘书工作质量要求高,稍不注意就会出差错,容易使秘书的心理处于紧张状态,而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如生活节拍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等又加重了秘书的紧张心理。一是惊惧,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出错,神经绷得很紧,得不到松弛;二是厌战怯战,特别是对时间要求紧,工作量大的实击性任务,心里总有几分怯劲,总想凑合应付,得过且过;三是工作中认不清轻重缓急,手忙脚乱,忙中出错。
这种不良心理,经常使秘书表现为不安、急躁、和忧郁,甚至出现易激动、发脾气等心理反应。心理学家认为,长期处于高焦虑的人,会导致高级神经的失调,会给工作带来失误。
焦虑是一种心理紧张状态,它能引起足够的注意,促进工作的及时完成,因而有积极和可取的一面,即俗话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里所说的是过度焦虑。
5、吃亏心理
秘书工作相对稳定性强,政治、经济待遇低,一些同志感到吃了亏。有的看到同等学历、同时参加工作的人因从事其他职业工作很快提拔了职务,而自己则是“多年一贯制”,原地踏步走。认为自己在职务上吃了亏,组织上欠了自己的帐;有的看到这几年社会严重分配不公,不少人已经富起来了,而秘书人员经济收入微薄,生活清苦,认为自己在经济上吃了亏;再加上秘书工作的职称、政治、经济待遇都上不去,一些人认为没有熬头,不如改行搞专业,名利双收。
6、变态心理:一是曲意逢迎,个别秘书利用自己接近领导的有利条件,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千方百计地讨好领导,阿谀奉承,丧失人格;二是逆反心理,个别秘书人员对组织上、领导上有意见,便采取对抗行为,对领导指示置若罔闻,拒不执行,甚至故意与领导作对,影响机关工作。
7、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意欲破坏他人名誉而心怀怨恨不良心理。嫉妒的对象多是与自己年龄、文化、能力和地位等条件相似,而在某些方面却优于自己的人。产生嫉妒的原因,多半是自己与周围环境失衡,某种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迁怒他人的消极情绪。嫉妒心严重的人,有时甚至造谣诋毁,打击陷害,做出有悖于公德的举动。秘书的嫉妒,大都发生在同事之间,如同事取得成绩,受到表扬,得到提升等,不是见贤思齐,平等竞争,而是把自己的过失与不利归咎于同事,进而产生嫉妒的心理,做出损人害己的事情。
8、依赖心理
从总体上说,秘书工作属于被动性的工作,这是由秘书活动的性质决定的。但是,从被动中求主动,力争变被动为主动仍然是必须的和可能的。秘书部门要有效地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就要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有些秘书人员,由于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处理被动与主动的关系,习惯于长期形成的“你推我动”的工作方式,因此普遍存在着依赖心理。依赖心理是一种完全依靠他人而不能自主和自立的不良心理。有依赖心理的人,唯上是从,一味地顺从、依从或盲从,即使别人错了,他也不提出异议。这种不良心理,往往使之不思进取,更谈不上创造,因而工作无生机,也无成绩。
秘书人员这些非正常的心理的形成,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1、秘书工作的特殊性。秘书工作属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参谋性、助手性工作,接近领导,知密知要。这种特殊性,既能成为秘书人员严格要求自己,自尊、自爱、自强的动力,也能成为个别秘书人员放松改造主观世界、产生非正常心理的温床。2、社会环境的影响。前些年,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和破坏,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和政治工作的削弱,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想泛滥,加上一定时期社会上的分配严重不公,对秘书人员的心理起了腐蚀作用。3、“官本位”现象的刺激。在某些领导机关,等级森严,官大夺人,在秘书人员的心理上投下了“上尊下卑”的阴影。其主观原因:1、个别秘书人员存在个人主义思想,强调自我为核心,过分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当自己的某种需要(如尊重需要,工作需要,权力需要,名誉地位需要等)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产生心理落差,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2、对秘书工作性质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一是,摆不正机关权威与个人位置的关系,认为机关权威大,个人价值就高,所谓“相府衙役七品官”云云;二是摆不正参谋助手作用与领导决策的关系,认为发挥参谋作用就是参与决策,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到了领导的位置上;三是对“服务性”、“从属性”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服务就是低人一等,个人价值就得不到实现,工作没有意义。3、适应环境能力差。不善于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形形色色的思潮做出正确的分析,对错误的东西缺乏免疫力,心理容易被污染。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能及时调节心理以适应客观环境,由此产生一些非正常的心理。
秘书人员这些非正常的心理对秘书工作的消极影响是很明显的。
1、影响秘书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一些基层的同志对个别领导机关和秘书人员的衙门作风和盛气凌人的态度表示强烈的不满。
2、影响秘书个人与其他同志的关系。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心灰意冷,只想寻找那片“只属于自己的净土”,把自己围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与周围同志“隔离”起来。遇到困难和失败不能冷静对待,认真地剖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而经常迁怒于他人。也不能正确、诚恳的接受领导的批评,误以为领导求全责备,给自己“小鞋”穿,长此以往,必将形成一段“离心力”,损害自己与同事、与领导之间那种真挚的情谊。
3、降低工作效率、影响服务质量。一般来说,工作效率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与心理状态的好坏成正比。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创造高质量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情绪越好,心情越舒畅,工作劲头就越足,工作也就越出色。而非正常的心理则会影响秘书人员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比如心境不好,人的思维活动就会凌乱无序,注意力难以集中;或缺乏工作热情,失去内部动力,如此一来,工作起来就会处处被动,工作效率不仅不能出色,令人满意,并且还会造成失误,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
4、有碍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俗话说:“要想身体健康,一定要身心舒畅”。周总理说过:“身体影响精神,精神又反过来影响身体,交替循环的衰退下去,就可能变成革命中落伍的人。”试想,一个人如整天泡在沉闷的忧郁之中,以与过度而不能自拔,会促使各种疾病趁虚而入,吞噬肉体,那就无异于慢性自杀,最后结果必然是未老先衰,越来越不适应于秘书工作。
更多信息请查看文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