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新定位:积极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2012-01-29来源:金融时报

近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会议提出,从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抓好粮食生产、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多方面入手,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对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新定位。

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物资。回首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了北方冬麦区冬春连旱、长江流域旱涝急转、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等灾害影响,在高起点、高基数的情况下实现了“八连增”,为“十二五”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对于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和粮食市场平稳运行,对于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国际环境看,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国际经济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特别是今年以来,多个国家粮价出现暴涨暴跌甚至因为粮食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稳定增产,对平衡全球粮食供求、稳定国际市场价格也具有重要意义。

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对“三农”工作的政策力度前所未有。从2004年到2011年中央连续八年发布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种粮直补、良种、农机、农资综合四项农业补贴成为惠农的重点,补贴总额从2004年的145亿元,增加到了今年的1406亿元,增幅高达九倍。

“三农”工作的主体是农民,抓好“三农”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也促进了农民增收。自2003年以来,农民收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7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471元,增速连续7年超过6%。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达到10.9%,这是自1998年以来农民收入实际增速首次超过城镇居民。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875元,实际增长13.6%,农民增收有望实现“八连快”。从收入结构来看,农民收入呈现多元化增长格局,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都保持持续增长。

放眼未来,让农民得到更大实惠、生活更加殷实,要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布局优化;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和救助机制;还要重视农民工在城镇的工作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逐步解决在就业、居住、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这些对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共同繁荣,都会产生很大的带动作用。

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巩固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好势头、稳步推进“三农”工作、解决“三农”中一些对整个国民经济可能会带来突出影响的问题,挑战空前、任务艰巨。目前,粮食产量基数已经很高,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种粮效益仍然偏低,气候条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农业防灾减灾压力加大,各种支撑要素已绷得很紧,在高起点上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其次,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依然没有完全消失,靠农产品价格增收、靠提高工资水平增收的空间是有限的,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任务还很艰巨。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