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及代码 | 考试大纲 |
602简明弹性力学 | 1、了解弹性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 2、掌握应力与应变分析:空间应力、应变状态分析。 3、熟悉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平面问题的分类,基本方程及定解条件,按位移求解,按应力求解及应力函数的引用,解的唯一性,圣维南原理。 4、 掌握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答:多项式解答(矩形梁的纯弯曲、简支梁受均布载荷、楔形体受重力和液压力。 5、掌握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基本方程,应力轴对称分布及位移计算,圆板及环板径向受均布压力,圆孔周边的应力集中问题,楔形体,半无限平面体有面力作用。 |
603数值计算 604数字信号处理 | 对数值计算的常用计算方法和数字信号处理的知识全面掌握,对教材中一定深度且在本科学习期间不作要求的原理、机理有一定的理解、掌握。考试的主要范围包括:(1)插值与逼近 掌握拉格朗日插值、牛顿插值、埃尔米特插值、三次样条插值等插值方法和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2)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掌握机械求积、牛顿-柯特斯求积公式、龙贝格算法、高斯求积算法以及数值微分等计算方法。(3)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掌握二分法、迭代法、牛顿迭代法、弦截法等计算方法。(4)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掌握高斯消元法、三角分解法、常用的几种迭代法以及向量和矩阵的范数、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等。(5)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掌握尤拉方法、改进的尤拉方法、高阶泰勒方法、龙格-库塔方法、亚当姆斯方法等计算方法。(6)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掌握周期序列的离散傅立叶级数、非周期序列的离散傅立叶变换、频域采样定理、DFT的快速算法—FFT、DFT与FFT的应用等内容。(7)数字滤波器的结构掌握数字网络的信号流图表示、IIR数字滤波器的结构、FIR数字滤波器的结构、数字滤波器的格型结构等内容。(8)IIR数字滤波器设计掌握巴特沃斯滤波器设计、切比雪夫滤波器设计、设计IIR滤波器的脉冲响应不变法、双线性变换法、频率变换法、数字陷波器设计等设计方法。(9)FIR数字滤波器设计掌握FIR数字滤波器的性质、FIR数字滤波器的窗函数设计方法、FIR数字滤波器频率采样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等波纹优化设计等设计方法。 |
605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 同522电子技术基础(含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 |
606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 同522电子技术基础(含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 |
607热力发电厂 | 1. 基本概念热耗率,汽耗率,发电标准煤耗率,供电标准煤耗率,厂用电率,纯凝汽式机组,蒸汽中间再热,给水回热加热,凝汽器的最佳真空,多压凝汽器,最佳给水温度,加热器的端差,疏水逐级自流,除氧器闪蒸现象,除氧器返氧现象,除氧器定压运行,除氧器滑压运行,除氧器自生沸腾,亨利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给水泵汽蚀,原则性热力系统,全面性热力系统。 2.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及其热经济性 热量法(效率法)和火用方法(熵方法)的实质。不可逆损失的种类及提高热经济性的措施。回热抽汽式汽轮机和纯凝汽式汽轮机的汽耗率、热耗率比较。初参数的提高与循环效率、排汽湿度的关系。提高蒸汽初参数的目的及限制条件。说明大机组采用高参数、小机组采用低参数的理由。常用回热分配法的种类。蒸汽中间再热的目的、方法及特点。 凝汽式发电厂热经济性指标及其计算(热效率、热耗率、发电标准煤耗率、供电标准煤耗率等)。 3.发电厂的回热加热系统 回热机组热力系统计算的三个基本公式及计算顺序。表面式加热器疏水方式的种类及经济性比较。加热器的分类。蒸汽冷却器的分类。疏水冷却器的分类。电厂采用表面式加热器为主的回热系统的理由。热力除氧器的除氧原理及对除氧器的结构要求。锅炉给水除氧的目的、种类及保证热力除氧效果好的条件。热力除氧原理的理论依据。除氧器自生沸腾产生的原因、危害性及对策。除氧器滑压运行时,防止给水泵汽蚀的措施。除氧器的运行方式及各自的特点。 4. 发电厂的热力系统热力系统的分类及特点。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总体计算方法及分类。发电厂辅助热力系统的种类及各自的作用。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计算步骤。主蒸汽系统的类型、特点及适用场合。中间再热机组旁路系统的作用与种类。加热器疏水装置的种类及特点。加热器水侧旁路的类型及特点。投入加热器和停运加热器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加热器运行中就注意监督的项目。疏水水位过高或过低的原因及危害性。构成试卷的试题大致分为两类: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约占40%),以及基本原理的应用和热经济性分析能力的考核(约占60%)。 |
608信号与系统 | 同822信号与系统 |
609热工测量及仪表 | 1.测量技术概论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误差概念及数据处理;仪表质量指标以及测量器具的检定。 2.温度测量 温度测量的物理基础;热电偶及热电阻测温原理及应用;测量系统的组成;测温误差及消除;非接触测温方法及仪表;测温仪表的标定。 3.显示仪表动圈式显示仪表原理及应用;测量电桥特性分析;平衡仪表;数字式显示仪表原理与性能要求。 4.压力测量压力仪表:液柱式、弹性式压力表压力及应用;压力的非电量电测法;电容式压力(差压)变送器原理与应用;测压仪表的安装、标定。 5.液位测量就地水位计(云母、双色、电接点);差压式水位计原理及应用。 6.流量测量流量测量的基本方法;标准节流元件及设计;流量公式及应用;间接式质量流量计的方法及温度压力补偿。 7.烟气氧量分析氧化锆氧量计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8.机械参数测量汽轮机监控参数;电感式测量传感器、电容式测量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构成试卷的试题大致分为三类:基本概念题:30%;问答(分析)题40%;分析计算题:30%;。 |
610机械设计原理 | 1、绪论掌握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等概念;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过程;失效、应力循环特性(应力比)、许用应力、极限应力、疲劳极限、接触应力等基本概念;机械零件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机械零件常用材料及其选择。 2、平面机构基础知识掌握运动副和构件的分类及其表达;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正确辨别和处理复合铰链,虚约束和局部自由度(重点);速度瞬心的确定。 3、连杆机构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特性,曲柄存在的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及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极位夹角θ、压力角α(或传动角γ)及死点的概念及其意义(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图解法和解析法设计简单平面四杆机构。 4、凸轮机构掌握凸轮机构的优缺点及实用场合;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参数选择 5、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掌握各种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合;各种齿轮及蜗轮蜗杆各部分名称及几何尺寸计算;各种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蜗轮蜗杆轴向力或螺旋线方向的判断;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蜗杆传动比及传动效率。 6、轮系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及较简单的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7、挠性传动掌握带传动的工作原理、运动分析及应力分析;链传动的运动特性、滚子链传动参数的选择 8、连接与弹簧掌握螺纹分类、参数,知道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条件,了解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和螺纹紧固件、预紧和防松,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载荷与变形关系图的意义(重点),掌握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键联接的类型、结构和特点与应用;键联接的类型和尺寸选择方法以及平键的强度计算方法。 9、轴掌握轴的类型及其应力性质;掌握轴的强度计算;掌握轴的结构设计 10、 滑动轴承掌握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滑动轴承的应用场合,材料和润滑剂选择;滑动轴承中液体摩擦状态、非液体摩擦状态的概念;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条件性校核计算准则。 11、 滚动轴承掌握滚动轴承的类型及其选择,滚动轴承的代号;失效形式;基本额定寿命、基本额定动载荷、当量动载荷、基本额定静载荷、当量静载荷的意义;当量动载荷的计算,寿命计算(重点);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12、 联轴器掌握常用联轴器、离合器的特点、选用构成试卷的试题大致分为三类:基本概念题和名词解释:30%;计算题:30%;问答(分析)题:40%。 |
611泵与风机 | 1.泵与风机的分类、离心泵与风机的主要部件、轴流泵与风机的主要部件;泵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泵与风机发展趋势 第一章 泵与风机的叶轮理论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叶轮理论、轴流式泵与风机的叶轮理论 2.泵与风机的性能功率、损失和效率、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3.相似理论在泵与风机中的应用相似条件、相似定律、相似定律的特例;比转数、无因次性能曲线、通用性能曲线 4.水泵内的汽蚀汽蚀现象、泵的安装高度;汽蚀余量汽蚀相似定律及汽蚀比转数、提高抗汽蚀性能的措施 5.泵与风机的运行管路性能曲线及工作点、泵与风机的联合工作、运行工况的调节、轴向力的平衡;叶轮外径的切割与加长 6.热力发电厂常用的泵与风机、泵与风机的选型 构成试卷的试题大致分为两类: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约占40%分),以及基本原理的应用(约占60%)。 |
612工业通风 | 1、工业污染物及其防治的综合措施工业污染物产生的原因和散发机理;工业污染物对人体及工农业生产的危害;室内外环境空气要求达到的卫生标准和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目标;改善环境空气条件的综合措施。 2、控制工业污染物的通风方法全面通风的一般原理;局部通风系统的构成。 3、局部排风罩局部排风罩的分类;设计局部排风罩应遵循的原则。 4、通风排气中颗粒物的净化除尘技术的基本原理;颗粒物的特性;除尘器效率和除尘机理;各类除尘器和空气过滤器的典型结构;除尘器选择的原则。 5、通风排气中有害气体的净化有害气体净化方法;吸收过程的机理;吸收设备。 6、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通风管理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风管内空气流动阻力的计算;风管内压力分布;通风管道水力计算。 7、自然通风与局部送风自然通风作用原理;自然通风的计算;常用的局部送风装置。 8、通风系统的测试通风系统压力、风速、风量的测定;局部排风罩风量的测定。构成试卷的试题大致分为两类: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约占40%),以及基本原理的应用和分析能力的考核(约占60%)。 |
613供热工程 | 一、室内供暖部分 1.供暖设计热负荷概念、计算方法、计算式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的概念、计算方法。高层建筑热负荷计算的特点。 2 .散热器的热工、卫生、技术、经济要求以及散热器的构造与性能。散热器面积的确定方法及散热器的布置方式。 3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图式。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型式及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特点。 4 .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式与计算方法,双管、单管式系统水力计算,不等温降法水力计算。 5 .蒸汽作为热媒的特点,低压与高压蒸汽室内供暖系统的基本图式与适用范围。室内蒸汽供暖管路布置特点,疏水器的结构与选择方法。室内高、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方法二、集中供热部分 . 6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特点及热负荷概算方法 . 7 、热水供热系统的型式,蒸汽供热系统的型式,热网系统型式。 8 、热水供暖调节的方法及其原理。直接和间接连接的热水供暖系统的集中供暖调节。供暖系统的最佳调节工况 9、热水网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水压图的基本概念,制订热水网路水压图的技术要求。制订热水网路水压图,选择内外网连接方式。补给水泵定压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及几种主要的图式。 10、热水网路水力工况的变化规律,利用水压图分析水力工况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热水供热系统水力工况的计算,热水网路与水泵的水力特性。热水网路的水力稳定性。 11、常用热水换热器的种类、结构及其计算选择方法 。喷射装置的工作原理、种类、构造及其设计原理。 12 .供热管道的定线与布置原则。管道的敷设方式及其适用范围。供热管网补偿器、管道支座的作用,供热管道的保温结构及热工计算。 13、供热管道的允许应力计算原理。活动支架的间距的计算方法。管路热伸长的补偿方法、固定支架的布置及其受力分析。补偿器的选择计算方法及其直埋敷设供热管道设计原理和方法。 14 、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的主要形式和原理及其定压方式。 构成试卷的试题大致分为两类: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约占50%分),基本原理的应用和流体力学分析能力的考核(约占50%分)。 |
614模拟电子技术 | 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与集成组件的工作原理、特性与参数,以及由这些器件、组件构成的各种放大电路和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工程计算方法和设计方法。一、半导体器件 掌握下列定义、概念及原理:自由电子与空穴,扩散与漂移,复合,空间电荷区,PN结,耗尽层,导电沟道;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伏安特性并熟悉二极管电流方程、主要参数与小信号模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特性与稳压管的稳压作用; 掌握BJT的工作原理及电流分配关系,BJT的伏安特性,三种工作状态(饱和、截止、放大)的外部条件和特点,BJT的主要参数、小信号电路模型及其参数的计算; 理解增强型和耗尽型FET的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掌握FET的小信号电路模型及其参数。二、基本放大电路掌握基本概念和定义:放大,静态工作点,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直流负载线与交流负载线,放大倍数(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工作原理及BJT、FET构成的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分析法(静态分析的估算法和动态分析的微变等效电路法),能正确分析计算各类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及交流指标;理解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能通过图解法正确分析电路的输出波形和产生饱和失真、截止失真的原因,以及输出动态范围的估算; 理解常用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的工作原理。三、 多级放大电路掌握基本概念及定义:零点漂移与温度漂移,共模信号与共模增益,差模信号与差模增益,共模抑制比,互补; 掌握多级放大电路各种级间耦合方式及其特点;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能正确估算多级放大电路;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四种不同运用方式时,理想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及性能指标的分析计算;四、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主要性能指标; 掌握镜像和比例电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五、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掌握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上/下限频率,通频带,波特图,增益带宽积; 掌握单级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近似分析法,能够计算电路的和 ,并画波特图;了解多级放大电路通频带与各单级放大电路通频带的关系。六、 负反馈放大电路 掌握反馈的概念,反馈的判别方法、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的估算,负反放大电路的选用及连接原则; 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及其稳定性的波特图判断法,理解稳定裕度的基本概念。七、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原理,即基本工作状态、理想运放的应用特性、应用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掌握集成组件构成的加法与减法、积分与微分运算电路;理解对数与指数、乘法与除法、平方与开方运算电路; 掌握有源滤波电路(LPF、HPF、BPF、BEF)的基本概念及一阶有源滤波电路的特性,并能根据需要合理选用电路。八、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 掌握正弦振荡的原理,起振条件与平衡条件,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掌握RC串并联式正弦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了解LC正弦振荡电路(变压器耦合、三点式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掌握电压比较电路的分析方法,典型非正弦振荡电路(矩形波和三角波)的构成与工作原理及其振荡波形和振荡周期的计算;典型V-F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九、 功率放大电路掌握基本概念:晶体管的甲类、乙类和甲乙类工作状态,最大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掌握OCL和OTL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电路克服交越失真的措施,最大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的估算,功率晶体管的选择;了解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及其典型应用。十、 直流电源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单相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工作原理及输出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和整流元件参数的计算; 掌握稳压管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限流电阻的取值原则; 掌握串联调整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电压调节范围和其他有关参数的分析计算,集成三端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电路。 |
615数字电子技术 | 掌握数制和码制,逻辑代数基本知识,门电路基本特性,组合及时序逻辑电路,555定时器及应用,半导体存储器,ADC及DAC.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的分析方法及设计方法。器件部分,主要掌握它们的外部特性及它们的应用方法。涉及的集成块会给出功能表或逻辑函数式及逻辑框图。一、数制和码制十六进制、十进制及其相互转换;掌握十进制代码;了解格雷码及ASCII码。二、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与定理;逻辑函数的各种表示方法; 逻辑代数的公式化简法、卡诺图化简法。三、门电路 掌握正逻辑和负逻辑的概念;掌握各种门电路的性能和表示方法;了解TTL和CMOS门电路的外部特性; 若干电参数的物理意义。四、组合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及描述方法;掌握用SSI分析与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MSI组合功能部件的逻辑功能、性能扩展及其使用方法。定性了解竞争一冒险产生的原因及其消除办法。四、触发器 RS、D、JK、T型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描述方法及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异步复位、置位端的应用;会画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触发器的时序波形图。五、时序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描述方法;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和异步计数器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SSI);掌握常用MSI时序逻辑器件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电路能否自启动的分析。六、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由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和计算;若干电参数的物理意义。七、半导体存储器 ROM、RAM的结构及分析,存储容量的计算;用存储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存储器容量的扩展。八、数-模和模-数转换 DAC的组成;权电阻、倒T型、权电流DAC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转换误差分析,VO的计算; 并联型、计数型、逐次-渐进型、双积分型ADC的结构及性能比较; DAC和ADC的分辨率的计算。 |
616流体输配管网 | 1. 流体输配管网型式与装置流体输配管网功能与作用、型式、主要组成部件与附属装置的作用;流体输配管网的共性,枝状管网与环状管网、开式管网与闭式管网的概念;管网的分级与水力相关性。重点:管网系统的型式及其附属装置的作用;管网系统的共性与个性。 2. 气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重点)重力、压力及重力和压力综合作用的3种气体管流的水力特征;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相关概念,环路与环路位压,压损平衡与阻力平衡,系统总阻力与管网特性曲线,动静压的相互转换,均匀送风管道设计。重点:气体管流水力特征;管网系统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气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压力和重力综合作用下的气体管流水力特征及均匀送风管道设计。 3. 液体输配管网的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闭式液体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重力循环液体管网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压力、水力特征;机械循环液体管网的工作原理;闭式液体管网水力计算;重点:断面之间的水力特征,重力循环、机械循环闭式管网环路的水力特征,包含共同管段的不同环路的环路位压,并联管段的资用动力,并联管段的流量分配规律,水力计算的共性与差异,阻力平衡的实质。 5 泵与风机理论基础(重点)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欧拉方程;速度三角形、泵与风机的损失与效率,叶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理论的流量——压头曲线和流量——功率曲线,泵与风机的实际性能曲线,泵与风机性能试验标准。泵与风机相似律与比转数;相似条件;泵与风机相似律的应用,无因次性能曲线。重点: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性能曲线、相似律及其应用。 6 泵、风机与管网系统的匹配(重点)管网系统特性曲线,特性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管网系统中泵与风机的运行曲线与工作状态点,管网系统对泵、风机运行曲线的影响;系统效应及其确定、系统效应曲线及其应用;泵与风机的联合运行:并联运行、串联运行;泵与风机的工况调节:调节管网性能、调节泵、风机性能;泵与风机的安装位置、气蚀、安装高度及其它,泵与风机与管网的连接。泵或风机的选用,常用的泵、风机性能及使用范围,泵、风机的选用原则与选用方法。重点:工作点、联合运行,工况调节、性能曲线和泵与风机的选择。 7 枝状管网水力工况分析与调节管网系统压力分布规律,管流能量方程及压头表达式,压力分布图及绘制方法,分析方法、设计中的作用,定压、调压原理和方法;吸入式管网的压力分布特性分析,汽化;调节阀的节流原理,流量特性,流通能力,选择计算;水力失调,水力稳定性,水力可靠性;管网系统水力工况分析与调整。重点:管网系统特性曲线的获得与调整;管网系统压力分布规律;水压图的绘制与应用。 |
617英文写作 | 学生应达到八级要求, 能写各类体裁的文章,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要求:写作速度为30分钟300—400个单词;能撰写论文,要求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 |
618理论力学 | 静力学力、平衡、刚体和力学模型的概念,等效力系和平衡力系。静力学公理。约束与约束反力、约束的分类、分离体、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力在轴上投影;力的分解;力对点的矩,力对轴的矩;力偶和力偶矩。力线平移定理,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主矢和主矩,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汇交力系、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方法与简化结果。平行力系的简化方法与简化结果,平行力系中心、物体的重心。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力系的平衡问题求解;物体系的平衡,静定与静不定的概念。桁架、理想桁架,计算桁架杆件内力的节点法和截面法。摩擦现象,滑动摩擦定律,摩擦角和自锁现象,考虑摩擦时物体和物体系的平衡,滚阻的概念,滚阻力偶。运动学运动学研究对象,研究点的运动的基本方法:矢径法、直角坐标法、自然法,点的运动方程、轨迹方程,速度和加速度(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刚体的平动及其特征,刚体的定轴转动,转动方程、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角速度矢和角加速度矢,刚体内各点速度的矢积表达式。刚体平面的运动简化,平面运动方程,平面运动分解为平动和转动,用基点法求图形内各点的速度,速度投影定理,速度瞬心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速度,平面图形内各点的速度分布,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加速度。合成运动的概念;动参考系和定参考系;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及三种速度、加速度;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科氏加速度, 刚体绕平行轴转动的合成;运动学综合问题求解。动力学动力学普遍定理概述;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力的冲量;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质心运动定理,质心运动守恒定律。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定轴转动刚体对转轴的动量矩;刚体转动惯量,迴转半径,平行轴定理;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定律;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动量定理与动量矩定理的综合应用。力的功,元功,合力的功,重力、弹性力、摩擦力的功,力矩的功,质点系的内力的功,约束反力的功,理想约束。质点系的功能,平动、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质点系动能定理;功率,功率方程;势力场的概念,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动力学普通定理的联合应用。惯性力,平动、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刚体的惯性力系的简化。质点和质点系的达朗伯原理,动静法。刚体对任意轴的转动惯量,惯性积,惯性主轴,中心惯性主轴;转动刚体对轴承的附加动压力,消除附加反力的条件,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概念。约束的分类和约束方程;系统的广义坐标与自由度;虚位移,虚功,理想约束。虚位移原理。广义力、广义坐标形式的虚位移原理。 |
619食品化学 | 水: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水分活度定义和测定方法;水分吸着等温线含义和作用;食品中水分活度与其稳定性关系;了解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碳水化合物:单糖主要理化性质;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具体过程,对食品色泽和风味的影响,如何防止和利用?食品中重要低聚糖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应用;了解几种重要的水溶性、非淀粉食品多糖的化学本质、性质、形成凝胶的原理及应用;淀粉的化学结构、糊化、老化和水解;脂类:脂的基本理化性质;食品中脂肪种类和含量及对风味和质构的影响;乳状液的类型,乳化剂的作用,如何保持乳状液的稳定性?脂类氧化过程、影响因素及脂肪氧化测定方法;食品抗氧化剂作用机理及常用抗氧化剂;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变性概念及影响因素;蛋白质功能性质及影响因素;蛋白质营养性质;食品加工中蛋白质的物理、化学和营养变化;酶:酶作用特点、分类和命名;生物体中的酶;酶纯化和测定;影响酶活力因素;酶固定化方法及固定化酶应用;内源酶作用对食品质量的影响;食品加工中使用的酶(蛋白酶、糖酶和酯酶);维生素与矿物质:食品中维生素损失的原因;V生物利用率;V性质和作用;必需矿物质的营养和功能;影响食品中矿物质成分的因素;色素与着色剂:了解几种典型天然色素结构及各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了解国内外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及其日允许摄入量;食品风味:一般原理;几种植物来源食品的主要风味物质;肉风味的形成途径和主要风味物质;味觉和产生味的物质;食品添加剂:酸度调节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甜味剂、蓬松剂、水分保持剂、螯合剂、稳定剂和增稠剂、抗结剂等的概念和作用及其应用;几种常用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
620微生物学(食品) | 同835微生物学(食品) |
621生物化学 | 同834生物化学 |
62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物质与世界、实践与世界、辩证法的特征、规律和范畴、认识的本质与过程、真理与价值、社会基本结构、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问题 |
62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运行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
624英语语法 | 主要检测学生对英语语法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对句子结构的切分、名词词组的构成、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动词和主从复合句的考察,主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 |
625高级英语 | 本课程是基础阶段综合英语的延续,其内容包括有关英语文体类型、谋篇策略、修辞手段、阅读技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考查学生根据文章的文体类型和语篇内容,采用有针对性的阅读方法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其考试题型主要包括:词汇题、阅读理解及语篇分析题、英语释义题、完形填空题、修辞判断题、校对改错题和写作题等。 |
626文学综合知识 | 从古今中外文学当中选取若干极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考察考生对于文学史的熟悉程度。 |
627写作 | 写一篇论说性的文章,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
628材料力学 | 同809材料力学 |
629土质学与土力学 | 一、考试要求要求了解、熟悉、掌握土力学中土的物理性质、地基的应力、变形,强度和地基承载力的主要概念和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常用的计算方法。要求能根据上部结构的具体情况,应用土力学的原理及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各类基础的设计与地基处理;掌握几项基本的土工试验方法与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二、考试内容绪 论了解:1.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土的形成 2.土力学的内容、特点、任务及研究方法 3.本课程与专业的关系 4.土力学的发展简史掌握:绪论中应掌握土的生成过程,土的特征,认识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它的性质与成因有关,还应掌握本课程的任务及特点。通过本课程发展简况及一些工程实例的介绍,能够正确认识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及其在道路专业方向、桥梁专业方向、交通工程专业方向等的重要性。学习时,要掌握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减少盲目性。(一)、土的物理性质及土的工程分类了解:1.土的三相组成 矿物成分与有机质;土中水;土中气体 2.土的粒度成分粒组和粒度成分概念;粒度成分的划分方法和表示方法(表格法,累积曲线法,三角坐标法);粒度成分分析法(比重计法) 3.土的结构与构造土的结构与构造的含义及各种结构与构造的形成、特点 4.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三相比例指标的概念;三相比例指标的换算 5.土的物理状态指标评价砂土密实度的指标(相对密度、标准贯入击数);粘性土稠度状态指标 6.土的工程分类地基土和路基土分类原则和方法;细粒土的分类(按粒度成分,按塑性指数,按塑性图)。掌握:着重掌握土的各组成部分的性质及它们在数量比例上的关系,提供评价土的物理性质和物理状态的基本指标,了解土的工程分类的原则和方法。(二) 粘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 健力的基本概念; 粘土矿物颗粒的结晶结构和基本特性; 粘 土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土的工程性质的变化机理掌握:粘土颗粒的基本特征 (三)土中水的运动规律了解:1.土的毛细性* 毛细水带,毛细水的上升高度及上升速度,毛细压力。 2.土的渗透性 达西层流渗透定律,影响水渗透性的因素,动水力及渗透稳定性。 3.在静水和有渗流情况下的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在静水及有渗流条件下的孔隙水压力及有效应力计算。 4.土在冻结过程中水分的迁移和积聚*。冻胀的概念及其对工程的危害,冻胀机理与影响的因素,冻结深度。掌握:从毛细水、重力水的运动规律,着重掌握有效应力原理及应用,说明流砂和冻胀现象的机理及流砂与管涌的区别;土的毛细现象对工程的影响。 (四)土中应力了解:1.研究土中应力的目的;自重应力的计算;基底压力的分布与简化计算。 2.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土中应力分布的图形。 3.局部面积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空间课题及平面课题,角点法及荷载分布图形的叠加法,基础下地基应力计算。 4.其它条件下的应力的计算掌握:掌握土体中应力状态的类型;古典弹性理论研究土中应力场的方法(思想);土中应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反映土特性的有效应力原理,要求重点掌握利用应力系数表格及叠加原理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土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在附加应力计算时,公式的推导主要是利用弹性力学理论解为依据,公式的了解应着重于物理概念、符号的意义和应用。(五)土的压缩性及沉降计算 了解:1.土的压缩性指标 压缩实验及压缩曲线,压缩系数与压缩模量,荷载试验及变形模量,侧压力系数与泊松比,压缩模量与变形模量的关系。 2.沉降计算 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对沉降计算的讨论。用规范法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 3.应力历史对土变形的影响* 前期固结压力与压缩指数,考虑前期固结压力的计算。 4.沉降与时间的关系孔隙水与土骨架的压力分担作用,总应力、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饱和土的单向固结理论,三向固结理论的概念*,固结度的概念和计算,沉降与时间的关系的经验估算法。掌握:主要讨论土的压缩性及沉降计算的原理和方法。要求了解几种常用的土的压缩性指标的意义、确定方法以及相互间的关系。要求重点掌握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的最终沉降量,简单介绍规范法计算沉降量及地基沉降实用计算法。要求理解单向固结理论微分方程的建立及其物理意义、学会应用公式或图表计算固结度。(六)土的抗剪强度了解:1.直剪试验直剪试验与库仑定律,砂性土与粘性土的剪切试验。 2.土的强度理论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3.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三轴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总应力法及有效应力法,土的峰值强度及残余强度,影响抗剪强度指标的主要因素。 4.有关土的变形与强度特性的几个问题*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概念,孔隙水压力系数,应力路径分析法,饱和粘牲土在不同排水条件下的试验结果,饱和土(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增长。掌握:土的抗剪强度是土力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本章重点是土的强度特性,强度指标的确定方法及土的极限平衡条件。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方法主要掌握直剪试验与三轴剪切试验的优缺点、测试方法及成果的整理,饱和粘性土在不同排水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土的有效应力路径及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强度的变化可作一般了解。 (七)土压力理论了解: 1.土压力的概念静止、主动及被动土压力的概念及判别;土压力与挡土墙位移的关系。 2.静止土压力的计算 3.朗肯土压力理论主动及被动土压力计算,分层土及填土表面有超载时的土压力计算。 4.库仑土压力理论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填土表面有车辆荷载时的土压力计算; 库尔曼图解法*,填土为粘土时的土压力计算*。 5.地震时的土压力计算*。 6.挡土墙设计*。掌握:重点掌握各种土压力的计算、地基容许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对各种承载力计算公式部分应着重于理解与应用。(八)土坡稳定了解: 1.概述土坡失稳的现象、原因分析及滑动面的型式,均质土坡圆弧滑动的三种情况。 2.用条分法验算土坡稳定条分法的原理与计算,最危险滑动面圆心位置的确定,影响土坡稳定的因素。 3.有效应力法土坡稳定分析*。 4.边坡稳定性的计算机分析方法 掌握:重点是朗金土压力与库仑土压力的计算,要求掌握土压力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应掌握朗金土压力理论与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和适用条件及解题思路上的区别,库尔曼图解法可只作一般了解。 (九)地基承载力了解: 1.概述地基破坏的三种模式,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2.临界荷载与极限荷载临塑荷载、临界荷载、极限荷载(普朗特公式,太沙基公式*,汉森公式等)。 3.按规范法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基本承载力,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深、宽度修正。掌握:土坡稳定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条分法的基本原理,要求结合工程地质学及路基工程课全面认识土坡稳定的工程分析方法。 (十)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质了解:1.土的压实性土的压实机理及击实试验,土的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 2.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征* 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土的静弹性模量与动弹性摸量。 3.砂土的振动液化砂土的振动液化现象及其危害;振动液化的机理及影响因素;液化的判别方法。 |
630交通控制与管理 | 同825交通控制与管理 |
631系统工程 | 1.了解系统及其一般理论、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系统工程的概念、系统工程技术 2.了解软系统分析方法论、硬系统工程方法论以及以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论 3.掌握系统结构的概念、系统结构的特性、系统结构的对比与比例分析方法、系统结构的逻辑关系分析方法 4.掌握系统的优化演化规律、系统优化的技术方法、系统的稳定、系统的控制 5.掌握系统建模的一般原理、系统模型的分类和常用的几类经济数学模型 6.掌握系统的结构表述、DEMATEL方法和ISM法 7.掌握系统仿真概论、系统仿真的建模过程、连续系统仿真和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8.掌握因果关系与反馈环、系统动力学模型;了解DYNAMO语言编程和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及其应用 9.掌握系统评价的原理、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以及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可能-满意度法、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DEA)等综合评价方法 10.掌握风险型决策分析、贝叶斯决策、效用与决策分析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冲突分析 |
632公路施工组织及概预算 | (一)公路施工组织概论了解:1)公路施工程序; 2)公路施工组织调查; 3)公路组织学科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掌握: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 2)公路建设的内容和特点。(二)施工过程的组织原理了解:1)施工工程划分。掌握:1)施工过程的组织原则; 2)施工过程的时间组织; 3)流水施工原理。(三)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了解:1)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2)施工方案; 3)平面组织. 掌握:1)时间组织; 2)资源组织。(四)网络计划技术了解:1)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2)时间坐标网络计划; 3)网络计划的优化。掌握:1)单、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2)时间参数的计算;(五)公路工程定额了解:1)公路工程定额的概述; 2)定额的管理。掌握:1)定额的抽换和套用。(六)公路工程概预算了解:1)概预算的作用和文件组成;掌握:1)公路建设项目投资额测算体系; 2)概预算费用计算; 3)概预算文件的编制。 |
633工程造价管理 | (一)工程造价管理概论了解:1)工程造价概述;2)工程造价计价概述;3)工程造价管理概述;4)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5)工程造价咨询与造价工程师。(二)工程造价的构成掌握:1)工程造价的构成概述;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构成;3)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构成;5)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三)工程造价计价依据了解:1)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概述;2)工程定额;3)工程造价指数;4)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与管理。掌握:1)工料机单价计算;2)工程单价计算。(四)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掌握:1)工程造价定额计价模式;2)工程造价清单计价模式;3)工程造价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模式的比较;4)工程造价定额计价模式;5)工程造价清单计价模式;6)工程造价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模式的比较。(五)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了解:1)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估算;2)建设工程项目财务评价。(六)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了解:1)限额设计;2)设计方案评价和优化。掌握:1)设计概算的编制;2)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七)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了解:1)设备与材料采购招投标与合同价的确定。掌握:1)施工招标与标底的编制;2)施工投标与报价;3)工程合同价的确定与施工合同的签订。(八)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了解:1)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3)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与投资偏差分析。掌握:1)工程计量;2)工程变更及其价款确定;3)工程索赔;4)工程价款结算管理。 (九)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及后评价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了解:1)竣工验收;2)竣工结算与竣工决算;3)保修费用的处理;4)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
634物流设备与技术 | 第一部分:绪论 1、物流的概念及分类;2、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3、物流的发展阶段;4、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5、我国物流业战略和目标。第二部分:物流一体化管理第一节:概念:物流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节:运输管理:1、运输的职能、运输及服务方式;2、运输成本和定价;3运输决策与管理。第三节:仓储管理:1、仓库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2、仓库作业管理。第四节:装卸管理:1、装卸的定义、分类;2、装卸作业方法;3、科学装卸。第五节:配送管理:1、配送的概念、功能要素;2、配送的一般流程;3、配送线路的优化及合理化。第六节:流通加工管理:1、流通加工的概念、类型;2、各种产品流通加工形式;3、流通加工合理化。第七节:信息管理:1、物流信息的功能与特征;2、物流信息技术;3、EOS、POS系统;4、物流运输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5、社会物流基础设施关联信息系统。第三部分: 供应链管理及其战略 1、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及管理内容;2、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 3、供应链管理的原则。4、供应链中的分销渠道;5、客户关系管理战略;6、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7、企业业务外包的概念、原因、及主要方式;8、MRP、MRPⅡ、ERP的含义及实施的意义;9、集装化的概念及内容;10、共同化配送的概念及类型;11、综合运输的定义、综合运输网络及运输方式的协调。第四部分:企业物流管理 1、生产与物流的关系;2、影响企业物流构成的主要因素;3、合理组织生产企业物流的基本要求;4、企业生产物流类型与特征;5、生产企业物流的管理模式;6、企业设施布局与企业物流;7、企业生产物流外包对象的选择及其服务的评价。第五部分:物流企业管理:1、物流企业的概念及管理特点;2、物流企业的顾客服务管理模式;3、客户关系管理;4、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及绩效考核;5、财务管理的目标及财务分析的内容;物流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第六部分:国际物流系统:1、国际物流的概念及系统构成;2、国际物流系统模式及物流系统网络;3、国际贸易的概念及与物流的关系;4、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基本内容;5国际货运代理的作用及具备的条件;6、合同的装运条款;7、外贸仓储的地位及仓库的分类;8、保税仓库的概念及类型;9、自由经济区的概念及分类;10、国际货物包装的种类及标志。第七部分:物流标准化与物流系统评价:1、物流标准化的涵义及作用;2、物流标准化的类型及标准化的内容;3、物流系统特征值;4、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及经济分析方法。 |
635管理学原理 |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1.了解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2.掌握管理活动具有的最基本的职能;3.掌握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涵。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1.了解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 2.了解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3.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4.理解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5.掌握西蒙的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1.掌握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2.理解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 3.理解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4.理解责、权、利和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5.理解责任原理的基本内容;6.理解效益原理的基本内容。第四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 1.了解管理的法律方法的内容、特点与作用;3.理解管理的行政方法的内容、特点与作用;4.理解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内容、特点与作用。第六章 组织文化1.掌握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掌握组织文化的构成要素;3.掌握组织文化的几个主要功能。第八章 管理决策 1.了解决策的分类、特点;2.掌握决策的方法及其主要内容; 3.掌握量本利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掌握决策树法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方法;5.掌握几种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的主要内容。第九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1.了解计划的概念及其内容;2.理解计划与决策的关系3.理解计划的性质;4.了解计划的分类。第十章 战略性计划1.理解战略性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2.掌握顾客(目标市场)的分析与确定方法。第十一章 企业资源计划1.理解企业资源计划的发展过程;2.掌握企业资源计划的概念3.了解企业资源计划的构成。第十二章 计划的实施 1.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2.理解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3.掌握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步骤; 4.掌握网络图的基本构成及绘制方法第十三章 组织设计1.掌握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形态的关系。2.理解扁平形组织与锥形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 4.掌握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影响因素;5.掌握组织过分集权弊端。6.掌握判断分权程度的标准。7.掌握组织中促进分权及不利于分权的因素。8.了解制度分权与授权的概念以及两者间的区别。第十四章 人员配备 1.了解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2.理解外部招聘的概念及其优缺点;3.理解内部晋升的概念及其优缺点;4.理解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5.掌握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第十五章 组织力量的整合 1.掌握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2.掌握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3.掌握发挥非正式组织作用的途径;4.了解直线和参谋的内涵;5.了解直线和参谋的矛盾表现。第十六章 领导与领导者1.掌握领导的含义、素质要求及条件;2.掌握领导方式理论的基本类型。3.掌握权变理论的内容;4.了解领导艺术的内涵。第十七章 激励 1.了解激励过程;2.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3.了解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 4.掌握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5.了解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基本内容。6.掌握四种激励方法的基本内涵。第十八章 沟通1.了解沟通过程;2.掌握各种类型沟通的内涵及其优缺点;3.掌握非正式沟通的特点及其如何管理;4.理解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5.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处理的方法。第十九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1.了解控制的基本原理;2.理解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成果控制的内涵,及其各自的优缺点;3.了解有效控制的基本特征;4.掌握控制过程的基本内容;5.掌握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第二十一章 创 新1.了解创新的概念及作用;2.理解创新的类别与特征;3.掌握创新的基本内容4.了解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5.掌握企业制度创新的和文化创新的内涵。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形式:笔试(二)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计算、论述题。其中:基本概念、知识等方面:30% 基本理论的理解方面:20% 简单运用所学知识方面:20%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面;30% 上述试题中难度较大的占15% 参考书目: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05 |
636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同等学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大纲第一章 事件与概率 1、考核知识点: 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概率和频率;古典概型;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及概率的性质;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独立性;贝努里概型。 2、考核要求:(1)理解随机现象,随机试验,随机事件,样本空间等基本概念和掌握事件的关系及运算。(2)掌握古典概型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的解决方法。(3)了解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4)掌握条件概率概念,掌握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5)掌握事件独立性的概念。(6)掌握贝努里概型的特征和有关问题的解决。第二章 离散型随机变量 1、考核知识点: 随机变量;一维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分布列;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联合分布列和边际分布列;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的定义与性质。 2、考核要求:(1)理解随机变量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2)掌握一维离散型随机变量几个常见的分布列。(3)掌握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联合分布列和边际分布列的概念。(4)掌握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列。(5)掌握随机变量独立性的概念。(6)掌握期望和方差的定义与性质。第三章 连续型随机变量 1、考核知识点: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函数;密度函数;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契贝晓夫不等式。 2、考核要求:(1)掌握一维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定义与性质。(2)掌握一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密度函数的定义与性质。(3)掌握几个常见的一维连续型分布。(4)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5)理解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6)掌握一维随机变量期望,方差,矩的概念。(7)了解二维随机变量常用数字特征。第四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1、考核知识点: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 2、考核要求:(1)掌握贝努里大数定律,契贝晓夫大数定律,辛钦大数定律。(2)理解德莫佛-拉普拉斯极限定理。(3)运用独立同分布场合的中心极限定理解决相关问题。第五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1、考核知识点:总体与样本;经验分布函数;常用统计量及其分布;次序统计量的概念。 2、考核要求:(1)掌握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总体,样本,样本容量,样本空间,统计量。(2)掌握子样均值,子样方差的定义,数字特征及有关的几个分布定理。(3)了解子样矩,子样中心矩,次序统计量的概念。(4)理解经验分布函数。(5)了解直方图。第六章 点估计 1、考核知识点:矩法估计;极大似然估计;估计量优良性的评价 2、考核要求:(1)理解参数估计问题的基本概念:参数空间,估计量,估计值。(2)掌握解决点估计问题的两种常用方法:矩法,极大似然法。(3)了解估计量优良性的评价(一致性,无偏性,有效性)。 第七章 假设检验 1、考核知识点: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正态母体参数的显著性假设检验方法;正态母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2、考核要求:(1) 掌握假设检验问题的基本概念:参数假设和非参数假设,原假设,备择假设,检验法则,临界域,两类错误及发生的概率。(2) 掌握显著性检验问题当母体为正态时几种常用的方法。(3) 了解正态母体参数的置信区间的构造。 |
637宏观经济学 | 同等学力《宏观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能够识别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和研究对象,能够记忆和理解GDP的含义及核算方法,能够记忆和理解GNP、NDP、PI、DPI等概念,能够推导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能够区别名义GDP和实际GDP。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能够记忆和理解均衡产出的概念,能够记忆和理解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能够识别其他消费理论的不同,能够区别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会推导各种乘数公式。能够区别各种乘数之间的不同。 第三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能够记忆和理解投资的决定因素,知道IS曲线的含义,能够推导IS曲线方程,能够理解利率的决定原因,知道LM曲线的含义及数学推导,知道IS-LM曲线的相互作用及能够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理解和记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的含义及影响,能够用几何法分析财政政策效果和货币政策效果,能够用几何法分析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第五章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理解和记忆经济政策目标的内容,理解和记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含义、工具、局限性。理解、记忆、推导货币创造成数。能够区别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不同。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第六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理解和记忆总需求、总供给的含义,知道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及原因,能够辨别长期与短期,能够辨别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及成因。能够利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解释滞胀、萧条、繁荣。第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了解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知道奥肯定律的内容及数学公式,理解和记忆通货膨胀的含义与原因。理解和记忆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理解菲利普斯曲线形状、种类及政策含义。第八章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了解贸易理论概况,知道主要的贸易组织有哪些,了解金融体系的演化,掌握倾销的含义,了解政府调节国际经济的措施。第九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掌握汇率的含义,能够识别其标价方式,能够分析汇率变化对对外贸易的影响,知道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能够用几何法区别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与封闭条件下的不同,知道BP方程和曲线的含义及影响因素,能够运用IS-LM-BP模型分析简单的经济问题。第十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了解和记忆经济增长的含义,了解增长核算,了解新古典增长理论,了解内生增长理论,了解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特征/了解经济周期理论/了解乘数加速数模型/了解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了解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的推导,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AD-AS模型及政策含义。了解: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背景和特征,了解名义粘性和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共识和博弈论应用. 第十二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知道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有用之处,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四大误解原因。 |
638微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体系;)第二节、经济学的发展简史(1、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思想;2、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演变;3、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演变)第三节、经济学的学习目的第四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2、静态分析、比较静态与动态分析;3、假设、假说、预测、验证经济学理论的形成)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第一节、需求曲线(1、需求的定义;2、需求表与需求曲线;3、需求规律)第二节、供给曲线(1、供给的定义;2、供给表与供给曲线;3、供给规律)第三节、均衡价格理论(1、均衡价格的定义;2、供求规律)第四节、弹性理论与蛛网理论(1、弹性理论;2、蛛网理论)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1、效用的概念;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1、总效用、边际效用与平均效用;2、边际效用递减与消费者均衡;3、边际效用递减与需求曲线;4、消费者剩余)第三节、无差异曲线分析(1、消费者偏好分析;2、无差异曲线的概念、特征;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4、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5、价格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6、收入消费曲线和价格消费曲线)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第一节、生产理论(1、生产函数概述;2、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理论;3、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理论;4、两种产品的生产理论;5、规模报酬)第二节、成本理论(1、成本概述;2、短期成本理论;3、长期成本理论)第五章 市场理论第一节、市场结构(1、市场结构的含义;2、市场结构的分类及不同市场结构的特征;3、利润最大化条件)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和市场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3、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4、消费者统治论的理论基础)第三节、不完全竞争市场(1、完全垄断市场;2、垄断竞争市场;3、寡头垄断市场;4、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比较)第六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分配理论第一节、分配理论概述(1、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2、要素价格决定理论的理论基础)第二节、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1、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2、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3、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第三节、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1、要素的供给曲线;2、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决定;3、土地供给曲线和地租决定;4、资本供给曲线和利息决定;5、利润理论;6、欧拉定理;7、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第七章 一般均衡理论第一节、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第八章 福利经济学第三节、帕累托最优条件(1、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2、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3、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4、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第四节、社会福利函数第九章 微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市场失灵(1、概念;2、市场失灵原因)第二节、垄断(1、垄断造成的损失;2、对垄断的抑制;3、对自然垄断的管制)第三节、公共物品(1、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2、公共物品的提供)第四节、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1、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分析——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2、政府的对策与私人解)第五节、外部经济效果(1、外部经济效果的影响;2、对外部经济效果的消除) |
639经济学原理 | 《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考试内容: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两个基本假设条件;2、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及共同作用;3、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4、重要概念: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弹性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考试要求:1、理解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2、学会用供求曲线解释某些经济现象第二章 效用论考试内容:1、效用论概述;2、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3、消费者均衡;4、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5、重要概念: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预算线考试要求:重点掌握效用及效用函数、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概念及其特征、边际替代率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条件、收入消费曲线、不同商品的恩格尔曲线形状、价格消费曲线及需求曲线、商品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第三章 生产论考试内容:1、厂商;2、生产函数;3、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4、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5、等成本线;6、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7、规模报酬考试要求:重点掌握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规模报酬、最优生产要素组合规律第四章 成本论考试内容:1、成本概念;2、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3、短期成本曲线;4、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5、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考试要求:1、掌握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边际成本、边际产量、经济利润、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等概念;2、掌握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第五章 完全竞争市场考试内容;1、厂商和市场类型;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3、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5、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6、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7、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8、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考试要求:1、掌握市场与行业、完全竞争市场、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生产者剩余等概念;2、掌握厂商实行利润最大化的条件;3、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4、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5、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第六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考试内容:1、垄断市场;2、垄断竞争市场;3、寡头市场考试要求:1、掌握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2、掌握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和供给曲线;3、掌握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长期均衡和价格歧视;4、掌握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5、掌握古诺模型和了解斯威齐模型;6、了解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第七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考试内容;1、分配论概述;2、引致需求;3、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4、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5、重要概念:边际产品、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考试要求:1、掌握边际分配论;2、掌握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3、掌握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考试内容;1、对供给方面的概述;2、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3、土地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4、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5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6、重要概念: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利息、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考试要求:1、掌握要素供给原则;2、掌握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3、掌握均衡工资的决定;4、掌握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5、掌握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第九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考试内容:1、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2、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3、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4、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5、社会福利函数考试要求:1、掌握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2、掌握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交换均衡、生产均衡、一般均衡的条件;3、效用可能性边界:推导过程及涵义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考试内容;1、国内生产总值;2、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3、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3、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4、名义GDP和实际GDP 考试要求:1、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和收入法;2、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3、掌握流量、存量、名义GDP、实际GDP、GNP、NDP、NI、PI、DPI等概念第十一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考试内容;1、均衡产出;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3、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3、乘数论;4、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5、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6、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考试要求:1、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2、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各种乘数;3、掌握均衡产出、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投资乘数、税收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等概念第十二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考试内容:1、投资的决定;2、IS曲线;3、利率的决定;4、LM曲线;5、IS—LM分析;6、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考试要求:1、掌握IS曲线的推导及其移动;2、掌握LM曲线的推导及其移动;3、掌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收入决定及其变动;4、掌握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考试内容: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2、财政政策效果;3、货币政策效果;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考试要求:1、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如何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来影响GDP的;2、应用IS—LM图形分析财政政策的效果;3、应用IS—LM图形分析货币政策的效果第十四章 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考试内容:1、总需求函数;2、从IS-LM图形推导出总需求曲线;3、长期总供给曲线;4、短期总供给曲线;5长短期曲线的同时使用及其政策含义考试要求:1、AD曲线是如何形成;2、需求管理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3、劳动市场均衡与AS曲线的形成;4、总供给曲线的三个区域;5、结合总需求和总供给说明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第十五章 经济增长理论考试内容:1、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2、哈罗德—多马模型;3、新古典增长理论;4、经济周期理论概述考试要求:1、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与源泉;2、掌握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假设、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3、掌握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假设、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公式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4、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类型及经济周期的阶段;5、掌握乘数—加速数模型第十六章 通货膨胀理论考试内容:1、通货膨胀的描述和分类;2、通货膨胀的原因;3、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4、政府针对通货膨胀的政策 考试要求:1、掌握通货膨胀的的类型和原因;2、掌握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
640管理学原理 | 《管理学》考试范围(适用资产评估、会计学专业硕士同等学力加试课程)一、绪论 1、管理的涵义,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描述 2、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霍桑试验和梅奥的人群关系论等管理思想学说。 二、计划 1、决策的涵义,决策的制定过程;理性、有限理性和直觉的决策;确定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决策的计算方法。 2、计划类型;设立目标方法、步骤和要求;目标管理及滚动计划法。 3、BCG矩阵;政策指导矩阵;波特的行业竞争分析模型;战略基本类型。三、组织 1、组织结构的定义;常见的组织设计。 3、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绩效管理。四、领导 1、领导的内涵,人性假设理论,领导特性论,领导行为论,领导情景论。 2、激励概念及激励原则;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激励理论. 3、沟通的作用;沟通的类型;人际沟通过程;组织中的沟通问题。五、控制 1、控制的内涵,控制的手段,控制的类型。 2、控制的方法,如预算控制、财务控制方法等。 |
640 管理学原理 | 《管理学》考试范围一、绪论 1、管理的涵义,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描述 2、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霍桑试验和梅奥的人群关系论等管理思想学说。 二、计划 1、决策的涵义,决策的制定过程;理性、有限理性和直觉的决策;确定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决策的计算方法。 2、计划类型;设立目标方法、步骤和要求;目标管理及滚动计划法。 3、BCG矩阵;政策指导矩阵;波特的行业竞争分析模型;战略基本类型。三、组织 1、组织结构的定义;常见的组织设计。 3、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绩效管理。四、领导 1、领导的内涵,人性假设理论,领导特性论,领导行为论,领导情景论。 2、激励概念及激励原则;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激励理论. 3、沟通的作用;沟通的类型;人际沟通过程;组织中的沟通问题。五、控制 1、控制的内涵,控制的手段,控制的类型。 2、控制的方法,如预算控制、财务控制方法等。 |
641数据库原理 | 1、掌握数据库、DBMS、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的二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2、掌握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定义;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的概念。关系代数中的各种运算(包括并、交、差、选择、投影、连接、除、及广义笛卡尔积等),能够使用关系代数完成各种数据操纵。 3、掌握SQL语言的基本概念,熟练使用SQL完成对数据库的定义、查询、插入、删除、更新操作。 4、掌握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问题,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5、掌握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掌握用SQL语言定义关系模式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6、掌握关系数据理论,主要是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包括关系数据库逻辑设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数据依赖的基本概念(包括,函数依赖、平凡函数依赖、非平凡的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的概念;码、候选码、外码的概念和定义;多值依赖的概念),范式的概念、1NF、2NF、3NF、BCNF的概念和判定方法。 7、掌握数据库设计步骤和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各级模式设计方法。特别是数据库概念结构的设计和逻辑结构的设计,掌握用E-R图来表示概念模型的方法,掌握E-R图的设计,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8、了解关系数据库查询优化的重要性。掌握查询处理各个步骤的主要功能。能够把SQL语句转换成查询树,对查询树进行代数优化,转换成优化的查询树。掌握物理优化的基本方法。 9、掌握事务的基本概念和事务的ACID性质。了解数据库恢复技术的重要性,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掌握恢复数据库的策略和方法。 10、掌握数据库并发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技术。包括封锁技术、封锁协议、活锁和死锁。的概念、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冲突可串行化调度、两段锁协议、封锁的粒度、意向锁。 |
642英汉编译 | 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文本,进行有的放矢的摄取和加工,传达信息的中心内容,改正原文的错误,理顺原文的逻辑关系,从原文的文本类型和文本功能出发,以目的语读者的角度调整原文信息量,用目的语写出适应目的语文化特点的译文,达到翻译的交际目的。 |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