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 (014)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学科专业代码: 0502Z2 学科专业名称: ★比较文化研究
本学科拟招生人数: 10 (说明: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招生人数为准,此处仅作参考,可能会有调整)
研究方向 | 导师 | 初试考试科目 | 复试考试科目 | 备注 |
01比较文学 | 栾栋 | ①1110俄语 | ①5002面试 | |
张进 | 或1111法语 | ②5003科研成果考察 | ||
或1112德语 | ③5004比较文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 | |||
或1113日语 | ④5005美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考) | |||
或1114二外英语 | ||||
②2115中外比较文化史 | ||||
③3113美学 | ||||
④4131中外比较文学 | ||||
02中外比较文化研究 | 徐真华 | ①1110俄语 | ①5002面试 | 报考徐真华、栾栋教授的考生,第四门考试科目可选考 4132 中外文学传承,或4134 跨文化研究 |
栾栋 | 或1111法语 | ②5003科研成果考察 | ||
陈桐生 | 或1112德语 | ③5004比较文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 | ||
或1113日语 | ④5005美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考) | |||
或1114二外英语 | ||||
②2115中外比较文化史 | ||||
③3113美学 | ||||
④4132中外文学传承 | ||||
或4134跨文化研究 | ||||
03中外道德文化比较研究 | 杨韶刚 | ①1110俄语 | ①5002面试 | |
或1111法语 | ②5003科研成果考察 | |||
或1112德语 | ③5004比较文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 | |||
或1113日语 | ④5005美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考) | |||
或1114二外英语 | ||||
②2115中外比较文化史 | ||||
③3113美学 | ||||
④4133中外道德文化 | ||||
04跨文化研究 | 郑立华 | ①1110俄语 | ①5002面试 | |
或1111法语 | ②5003科研成果考察 | |||
或1112德语 | ③5004比较文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 | |||
或1113日语 | ④5005美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考) | |||
或1114二外英语 | ||||
②2115中外比较文化史 | ||||
③3113美学 | ||||
④4134跨文化研究 |
初试参考书目
1110|俄语:
1111|法语:
1112|德语:
1113|日语:
1114|二外英语:
2115|中外比较文化史:
《比较文化学》,方汉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113|美学:
《感性学发微——美学与丑学的合题》,栾栋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
4131|中外比较文学 :
1、《东西方比较文学史》(上下),方汉文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人文学概论》,栾栋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
4132|中外文学传承:
《东西方比较文学史》(上下),方汉文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133|中外道德文化:
1.《道德教育心理学》,杨韶刚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2.《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发展》,杨韶刚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3.《中国道德文化》,黄钊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4.《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李信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年
4134|跨文化研究:
1.《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2.《交际与面子博弈》, 郑立华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
3.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ch. Scollon, R. & Scollon, S. Oxford: Blackwell: 1995.
复试参考书目
5004|比较文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 :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乐黛云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005|美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考) :
《美学原理》(第三版),杨辛、甘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