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程热力学考试大纲
2013-11-13来源:华南理工大学网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1) 热力系统及其环境;

(2) 热力学状态和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和状态参数坐标图;

(3) 热力过程、准平衡过程、过程量;

(4) 热力循环及其评价指标。

要求:本部分知识是课程展开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这些概念。

第二部分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及其实质;

(2) 热力学能、总能和焓;容积功、推动功和技术功;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第一解析式和第二解析式及其工程应用;

(4) 开口系统的一般能量方程式及其应用。

要求:牢固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相关概念,熟练运用第一定律的两个解析式进行热力计算,能够利用开口系统的一般能量方程式解决普通热力系统的能量转换问题。

第三部分 热力学第二定律

(1) 可逆过程和可逆循环、正向卡诺循环和逆向卡诺循环及卡诺定理;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及其实质;

(3) 熵参数、熵增原理和熵方程;

(4) 火用的概念及火用平衡方程;

(5) 热力学绝对温标。

要求:重点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相关概念、论述和数学表达式,以及卡诺循环、卡诺定理、熵增原理、熵方程、火用概念和火用平衡方程。会利用这些知识对热力系统能量利用情况和能量品质进行分析计算。

第四部分 理想气体及其混合物

(1) 理想气体的概念和性质;

(2) 理想气体的比热和理想气体状态参数的计算;

(3)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性质和有关参数的计算。

要求:重点掌握理想气体和混合理想气体的概念、性质和有关定理,能够熟练计算有关状态参数的变化和热力过程的比热容。

第五部分 实际气体的性质和热力学一般关系式

(1) 实际气体的性质和通用压缩因子图;

(2) 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式和对应态定律;

(3) 麦克斯韦关系和热系数;

(4) 热力学能、焓、熵和比热容的一般关系式;

(5) Clausius-Clapeyron方程和饱和蒸汽压方程;

要求:重点掌握压缩因子、范德瓦尔方程、对应态定律、自由能、自由焓、麦克斯韦关系和热系数等内容;能够利用热力学能、焓、熵和比热容等的一般关系式进行推导证明。

第六部分 水蒸汽和湿空气

(1) 水和水蒸汽的相图、定压汽化过程及相关概念;

(2) 水和水蒸汽的状态参数及其热力学图表的使用;

(3) 湿空气的性质及相关概念;

(4) 湿空气的焓-湿图及其应用。

要求:应重点掌握水蒸汽和湿空气的有关概念和基本过程,并且能在p-v和T-s图上表示这些过程,能熟练利用有关热力学图表进行热力计算。

第七部分 热力过程的分析与计算

(1) 理想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和多变过程;

(2) 气体与蒸汽在管道(喷管和扩压管)中流动的过程分析和热力计算;

(3) 有摩擦的绝热流动和绝热节流;

(4) 单级和多级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理论计算和影响因素分析;

(5) 叶轮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简介。

要求:本部分内容学生原则上都必须掌握,且能熟练计算。但对于有摩擦的绝热流动和绝热节流的内容,可重点掌握能量损失系数、焦-汤效应等概念的定义和推导。

第八部分 气体动力循环

(1) 分析热力循环的目的和一般方法;

(2) 活塞式内燃机的三种理想循环的热力分析及其循环效率的比较;

(3) 燃气轮机装置循环及其提高热效率的途径;

要求:两种燃气动力装置的所有理想加热循环的热力分析和理论计算都应掌握,尤其应能利用T-s或p-v图对内燃机三种理想加热循环进行比较。

第九部分 蒸汽动力循环和制冷循环

(1) 朗肯循环及其相关的再热循环和回热循环;

(2) 热电合供循环和蒸汽-燃气联合循环;

(3)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的火用分析;

(4)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和压缩蒸汽制冷循环,制冷剂及其热力性质、热泵循环。

要求:重点掌握朗肯循环、蒸汽再热循环、抽汽回热循环以及两种制冷循环的图示、分析和计算,对蒸汽-燃气联合循环和热泵循环也应能图示分析。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