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13-11-21来源:中国海洋大学网

一、学院简介

工程学院是以海洋工程学科为特色的工科学院。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80年的海洋工程系,1993年成立工程学院。学院现设有海洋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自动化与测控系及海岸与海洋工程研究所、海洋灾害防治研究所、建设工程检测中心、地震工程和地质工程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拥有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海洋工程和现代管理信息化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学院设有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二级博士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余名。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共有教职工1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教授28人,教授级高工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45%。学院教师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获得“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名,“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1名,“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1名,“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1名,山东省技术拔尖人才2名,青岛市技术拔尖人才3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5名。

学院主持了数十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面上基金、863项目、973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大量省部级课题与企业委托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近千篇,其中SCI、EI收录2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数十项。

二、招生专业目录(附件1)

联系电话:0532-66786375

联系人:于老师

三、复试方式和内容

1、复试包括业务考核、外国语考核、综合素质考核、体检等内容。其中业务考核主要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以及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每位考生需准备10分钟左右的PPT汇报(包括个人学习与工作经历介绍、公开发表的文章与取得的科研成果、对所报考学科专业的认识以及今后的研究设想等)。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主干课程。外国语考核主要考察考生是否达到本专业的外语要求,包括听力和口语测试。 综合素质考核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人文素养、心理素质、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体检由学校统一组织。

2、复试成绩计算公式:

复试成绩=业务考核成绩×80%+外国语考核成绩×20%。复试成绩、业务考核成绩和外国语考核成绩均采取满分百分制。

四、录取

按录取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

录取总成绩=(初试总成绩÷3)×50%+复试成绩×50%。

五、参考书目

1、初试科目参考书目:(附件2)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附件3)

六、博士研究生招生导师简介

1. 李华军 联系方式:66786696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工程动力分析、设计与安全防灾关键技术

主要从事海洋工程安全设计与防灾关键技术研究,近三年来,在国内外有影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EI收录)。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学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在研项目及经费:

(1)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深海资源开发新型立管系统的基础科学与关键技术(50739004),190万元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气候变化对海洋结构设计标准的影响及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研究(51010009),220万元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模型定阶和噪声消除技术的海洋平台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51079134),37万元

2. 梅宁 联系方式:13105196383

研究方向:海洋工程设备中的热质输运机理和能源综合利用。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研项目及经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国际知名刊物7篇(SCI)。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编号51076146,40万元、编号51376174,80万元)、国家支撑计划子项目1项(2012BAC25B02),省部级等其他项目多项。

3.黄维平 联系方式:13678895530,wphuang@ouc.edu.cn

研究方向:

1、深水浮式结构研发及水动力分析;2、深水立管流固耦合及涡激振动分析理论与方法;3、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研发及防冲刷性能研究;4、海洋工程结构疲劳及安全评估理论与方法。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

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待授权发明专利20项;发表论文40余篇,SCI、EI收录20余篇。

在研项目:

(1)钢悬链式立管的大挠度柔性索模拟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2013,项目负责人;(2)考虑大位移流固耦合的深水立管涡激振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2015,项目负责人;(3)复杂环境下深海工程结构动力特性与安全可靠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3~2017,子课题负责人;(4)山东典型海域海上风电场基础结构研究,2013-2014,项目负责人;(5)中油海101船稳性及锚泊能力分析,2013-2014,项目负责人;(6)福建龙源莆田南日岛风电场试验项目风机基础复核设计,2013-2014,项目负责人。

可支配课题经费200余万元。

4.郭海燕 联系方式:13012550519

研究方向:

结构动力学、结构-土体-流体动力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海洋立管涡激振动及防振措施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近三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EI收录11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

在研项目:

(1)主持国家863课题《海洋深水立管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2010AA09Z303)》;

(2)主持国家基金项目《深海立管内波作用的动力特性及海洋环境联合作用的极值响应研究(51279187)》

(3)承担国家基金《石油套管应力磁测技术方法及应用(41174151)》

经费: 200多万元

5.王银邦 联系方式:13964888256、wangyb@ouc.edu.cn

研究方向:“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分析与断裂机理研究”

近三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1篇,其中EI收录论文6篇。近三年,完成一项863项目“浅海重力式平台水下储油技术” ( 100万元,项目编号:2007AA09Z317)的研究工作,并参加一项973课题“深海环境长期作用下平台结构的累积损伤机理” (495万元,课题编号:2011CB013704)的科研工作。

6.于定勇 联系方式:66786009

研究方向:海岸工程水动力学、港口规划与管理

主要研究成果:主持包括1项山东省科技公关、青岛市科技项目等纵、横向课题10余项。在海浪对近岸结构物作用计算方法、海岸工程建设影响评估技术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5篇。

在研项目及经费:目前在研究项目包括国家海洋局公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XX水动力模拟研究、青岛红星液化码头环境影响评价、青岛市海上交通规划等纵横向项目7项,项目总经费约300万元。

7.拾 兵 联系方式:13705321560;sediment@ouc.edu.cn

研究方向:河口、海岸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主要从事水力学、河流及河口动力学、海岸动力学及工程应用,以及海底管线防护技术研究。

近3年在国内外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30篇,其中EI收录5篇、SCI收录3篇。

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海底管线的冲刷极限与动力调整”(51279189),总经费82万元;主持其它横向研究课题二项,总经费80万元。

8.董 胜 联系方式:13070805659,dongsh@ouc.edu.cn

研究方向:海洋工程环境及其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研究成果: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加国家“973”课题、111引智计划各1项,主持工程公司委托课题5项,主持教学研究课题2项。发表论文44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2篇,EI收录5篇,核心刊物27篇。出版研究生教材1部,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1部。取得国家软件著作权2项,发明专利3项。主要学术兼职:国际船舶海洋结构大会(ISSC)技术委员会委员、山东海岸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海洋湖沼通报》编委等。指导博士生10人、硕士生34人。

在研项目及经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工程公司委托的课题等,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子课题。科研项目经费200万元。

9. 史宏达 联系方式: hd_shi@ouc.edu.cn

主要研究方向: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主持和作为主要参与人员的科研项目共计二十余项,其中包括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高校青年教师奖)、中韩合作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攻关 、奥帆委、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教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及地方横向课题,承担的项目总经费达到1000多万元。发表教学科研论文二十余篇,被SCI、EI收录十余篇。

10.解则晓 联系方式:66781031

研究方向:海洋观测与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7篇,被SCI收录4篇,EI收录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

在研项目及经费:

(1)水下结构光自扫描三维探测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976059,主持。47万元

(2)结构光大尺度三位探测技术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512, 主持。50万元。

(3)基于标记点的流动式视觉自定位扫描测量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60万元。

(4)水下结构光测量关键技术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主持。12万元。

11.王树杰 联系方式:13583286589

研究方向:海洋能利用技术、海洋工程装备与仪器研发

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被SCI、EI收录十余篇;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

主要在研项目及经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涡激振动原理的人工肌肉潮流能发电装置基础研究(51176175),60万元

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轴流式潮流能发电装置研究与试验(GHME2010ZC04); 300万元

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海洋能集成供电示范系统(11-1-jscx-14-hy),70万元

12. 常宗瑜 联系方式:0532-66781031; zongyuchang@ouc.edu.cn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工程机械装备动力学、振动与控制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近三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多项。

在研项目及经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机械手的机动浮标的动态设计 60万元。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深海浮标的动力学研究 6万元。

青岛市应用基础项目:基于惯性的波浪能利用装置研究与开发 4万元。

13. 李庆忠 联系方式:13793284568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观测与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从事水下视频观测信息智能处理技术研究,发表论文20篇,其中被SCI或EI收录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主持国家863课题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研项目:基金项目:船载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海洋动力过程遥测技术基础研究,经费6万元。

附件1:2014年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博士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附件2:2014年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博士学位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附件3:2014年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博士学位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更多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