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学院简介: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是深圳大学独立建制的实体性科研机构,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校中唯一以研究经济特区为宗旨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深圳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经济特区研究的高校之一。1983年,成立深圳大学特区经济研究所。1996年,更名为深圳大学特区台港澳经济研究所。2001年正式组建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经教育部批准并成为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心肩负着建设国家一流经济特区研究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历史使命,目标是要建设成为中国经济特区研究的学术重镇、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大本营、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和中国经济特区资料数据中心。
中心下设特区台港澳经济研究所、人力资本与社会保障研究所、人口、资源经济研究所、创新与产业发展研究所和资本市场研究所,统筹多项跨学科研究计划,每项计划均有一系列具体而明确之研究工作配合。研究中心除为研究工作提供后勤服务外,还设有数据信息中心负责特色研究数据(中国经济特区研究网)的收集和处理工作,且定期主办小型工作坊、中国经济特区论坛和中国经济特区研究工作联席会议。
自2001年来,研究中心在上述研究方向共出版学术专著45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承担科研项目百余项,获得市级以上科研优秀成果奖15项,提供政策咨询研究报告70多份,已取得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研究成果,社会咨询服务成效显著,产生重要影响。
自2008年起,研究中心主持撰写出版关于中外经济特区发展形势分析的经济特区年度蓝皮书——《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通过以书代刊形式定期编辑出版《中国经济特区研究》,并组织编辑《经济特区研究文献集刊》、《经济特区研究动态》和《经济特区研究资讯》。
研究中心具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与深圳大学经济学院联合招收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独立招收经济思想史、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
学院主页:http://www.ccsezr.org/
咨询电话:26538247
咨询邮箱:ccsezr@126.com
专业介绍:
020101经济思想史:侧重研究当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及演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背景。学术梯队在课程建设、承担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非常卓著的成绩,研究水平在学术界一直走在前列。专著《当代中国经济思想史断录》,是关于中西方经济思想史系统而成熟思考的成果。《中国古代经济思想评述》采用土地问题、富民思想、财政思想、宏观调控、重农抑商等概念框架对丰富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重新进行了梳理,填补了本方向在理论和教学的空白。本专业旨在培养既懂、了解中国、也了解外国的比较全面的经济管理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经济思想史和当代中国经济思想史。
学制:3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 博士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通过制度-结构-技术视角,以局部均衡研究中国特别是珠三角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的协同与演化,为实现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学科地处经济特区又毗邻港澳,具有研究开放条件下经济、人口、资源的特别便利。1987年成立深圳大学人口研究所,2004年成立资源经济、社会保障两个研究所,领域从早期的人口思想史拓展到资源、人口、发展研究。袁易明教授长期致力于资源与发展研究。早在1989年就与加拿大研究机构合作研究可持续发展,相继发表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深圳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路径选择”等学术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与产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人口、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学制:3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 博士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